|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新问题开始困扰养殖户。养殖户要想在养鸡上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应规范以下几大问题。. n5 T5 ]7 ?$ |+ o' A5 i2 }
1 f/ `; h j/ g& D/ f9 ~
盲目引种有些养殖户在购买鸡苗时只图鸡苗便宜,没有选择品种良好、健康无病、适应能力强的鸡苗,以致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赚不到钱。有些养殖户单纯追求利润,不考虑本地自然状况和饲养条件,盲目追求新品种。有些将肉鸡与蛋鸡一同饲养,有的将不同批次的鸡共养,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
; z* O( d! u# T8 E5 C& a9 \
9 J: o; b: I" O 饲养方式不对4 I, J; r. Z5 g" g# ~1 ?
$ _! ?+ _6 [9 \0 X8 h$ d/ k
①添料过勤。饲料粉末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而鸡却有喜食大粒饲料的习性,如果添料过勤,鸡食入了大量的大粒饲料,致使投入的营养物质比例失衡,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率。- x/ D2 N1 m" R7 g8 k
+ \" ?6 J2 e6 |5 E/ \ ②突然换料。由于鸡的生长阶段、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更换饲料时,如果不经过渡而突然更换饲料,易引起鸡的应激发应,甚至造成死亡。
O; E$ x4 m+ h7 w) ~) V/ o/ K$ P, x
管理不到位
4 U& P5 |5 ]$ A# v" F8 }% Q) W* i' D, @* j! I: X$ w
①消毒制度不健全。绝大多数的养鸡户对消毒制度的概念缺乏了解,90%的专业户舍内消毒很严,但在鸡舍门口不设消毒池;80%的专业户根本不穿消毒服、鞋;30%的专业户因邻里关系密切,随便让人进出鸡舍,内外环境较差;50%消毒方式单一,只注重空气消毒,不注重饮水、饲料消毒,而村镇养殖户用的水大部分是地表被污染的井水。huobao1866tv养殖技术尽在掌握中。" u* W- y6 C0 x( m' A. N* K
% \9 p( ?! U4 J0 o) j9 u1 O
②忽视淘汰,过分看重成活率。有些养殖户一方面对后备鸡群中的弱小鸡和残鸡不淘汰,另一方面又忽视淘汰老龄低产母鸡,不注意计算投入与产出比例,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0 A7 a6 P& D* y
* C7 o. M# |* ~ ③粪便乱堆,病死鸡乱扔。80%的专业户对病死鸡未作无害处理,在公路旁、房屋后、空闲地乱扔乱倒,遇到雨水,粪水遍地流,严重污染地表水,带有病原的水感染鸡群。有些养殖户常在鸡舍门口屠宰鸡,或者把死鸡随便扔给狗、猫,不消毒处理,容易引起鸡群暴发疾病。
. y* Q4 v0 X. D4 h" C9 J
! a; t# w6 ?+ q: g2 _ 疫病防治不规范
# @' B! m5 D N/ j7 D p4 w" U1 T( d! ]* L0 i" w2 K; h+ l& }6 d
①对疾病的防疫治疗没有相应的措施。疫苗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不合要求,随意改变免疫程序。4 V$ p$ M( d {# r4 S* e! g
( A A4 a& E) c9 @8 {
②病、健鸡混养。当鸡群中出现个别患病鸡后,只单纯地注重治疗,忽视隔离和预防,给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 g( [0 J/ [, ~/ h7 }( ~
# z! _& T% _3 W# N) T6 s9 M/ L ③轻视消毒。个别养鸡场和养鸡户不能正确认识消毒的重要性,只片面地追求降低饲养成本,轻视消毒工作,给疾病的暴发流行留下了隐患。+ u' O: G+ l5 q x1 R# W9 Z. T
% H3 i- w3 S R% X1 A' s: [ ④乱用药现象严重。有些养鸡户一发现鸡群出现疾病,就大量乱用药,不对症治疗。, ~" u0 T" A4 y( _6 M/ v/ Y) z/ S
; D) |( c( Q' N. J0 R: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