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f. [+ h' z' [% j 一、支气管栓塞病介绍
$ \- p/ Q9 w+ j+ W( z; j) @
8 Y. j8 i3 c- I7 e 这种病以气囊炎、支气管栓塞为主,发病早、最早的10日龄一般在12-23日龄高发。鸡群死亡率短期内(1-2天)呈现急剧上升态势,一般死亡规律是第一天三五只,第二天十只二十只,第三天五六十只,高峰达到1.5%,则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有效治疗,鸡群因本病造成的死亡会每日呈几何倍数递增高达10%以上,甚至可造成70%以上的高死亡率,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外部特征以”伸脖子“”张嘴呼吸“”怪叫“”仰着死“为主要特征。; Z/ P8 X+ a2 w* i5 s
& k; [9 B0 _% ]( L
5 Q. ^5 p& ~) d, U0 j
二、发病原因
2 O. N7 i$ ]6 H; E& ~& X, ?6 ]. I, e; D$ L* x U
(1)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温差过大,有时一天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鸡群可能因受凉感冒引发呼吸道疾病。
+ n+ l* W; X) t* T5 ?. d0 X+ {5 p& ^7 H9 F& m8 h
(2)北方天气干燥,鸡舍内通常没有加湿设备,或者有加湿设备而没有利用,常造成舍内湿度只有35%-50%(正常的肉鸡饲养过程中的湿度前期为70%,3天后要保持在60%);标准化鸡舍暖风炉供暖、风机向外排风换气,送入鸡舍内的空气为干热风。舍内干燥的空气造成肉鸡气管支气管在呼吸过程中大量水分丧失,气管壁绒毛枯萎脱落,裸露的气管壁常常提供病原感染的机会。
R1 R: E+ k# y0 b. E& Y$ ~0 J, M( R2 N% S! |
(3)肉鸡饲养饲养密度大早期通风不当,常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外界温度较低,鸡舍在通风换气时,冷空气直接吹到鸡群,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机设计不完善,通风时留有死角,鸡舍的中间部分空气质量最差。鸡舍空气中的灰尘、皮屑、细碎的羽毛等漂浮物,被吸入气管内与痰液混合,使痰液的粘稠度增加,并随着水分的丧失逐渐形成气管、支气管栓塞。
- U H$ l, R. E( a; S9 R$ g7 t" |2 a# K" ^
(4)长途运输,换舍、转笼、免疫、喷雾、注射等强应激刺激。
. v/ s. y2 V) |8 }' @3 @, S% |3 n9 _/ J# x) b
(5)混合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传支、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支原体、曲霉菌病等混合感染,病程稍长者均可引起支气管堵塞或气囊炎。
; J: G( a3 F! J7 Q, ^7 C- t- U+ Q0 X0 a/ y. Y, |3 E
(6)机体患免疫抑制性疾病:家禽感染法氏囊病毒、呼肠孤病毒、马立克氏病毒等能引起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免疫和治疗失败。5 s; k f: C/ @' y$ |$ B/ u+ U3 i
- p! @; V, u" I1 K! i2 c- @* |
* P( N( ?6 i" W; r" i 三、防控措施
/ u6 h/ s2 \3 b5 a- @8 x* C, S, x$ D
; {/ O. F2 x/ L' h8 E; f 此病症是多病因呼吸道综合症,平日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粪,定期消毒很重要,舍内要干爽、清洁,注意通风换气;同时要降低饲养密度,平衡营养,减少应激,提高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诱因。
. F' [+ D- r& @% x/ o0 }* _1 q/ y; j& u" B+ ^/ v7 H6 ~( K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t$ u9 B8 ^) g5 k
/ ?: o: j$ T1 I" f- t g3 _4 M
通过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和降低粉尘,20天前通风要慎重,密切关注与温度的协调,可根据情况进行间歇式通风。标准化鸡舍在前期如需通风可通过风机向外抽气,普通鸡舍通风时要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鸡群。2 q' o/ ?) f( h7 e$ v
+ ~% c0 v- k3 F/ Q7 }
注意舍内的空气湿度
! Z! {8 h# H" B" _0 p) i& C8 r4 J; b: ~8 h: C
鸡舍湿度最为重要,3天后要保持湿度在45%-60%之间,可以通过喷雾(用温水,可以加入消毒药),保持空气湿润,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喷雾时要注意保持舍内温度,避免因喷雾造成温度下降
3 V0 Q+ Q. [9 ?3 p5 t3 A
& } b$ v- l! T; k; C 避免强应激的发生
$ B* m. f. C( ~" z7 ?7 w
" B, H" T6 i( V$ G 避免有冷应激的出现,尤其是夜间和通风换气之时。
. `9 s s; S8 a+ R
7 E# O! X& _5 `, M" m 在接种疫苗前后3天,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鱼肝油,疫苗免疫后在饮水中添加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 f/ o- \0 x4 P3 y3 k7 g
5 n0 \3 L3 _7 U6 I i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