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了仔猪出生前的胚胎阶段及胎儿发育阶段。在商品猪生产中,猪的一生如果从胚胎阶段就开始算得话,一般在6月龄屠宰,那么猪整个生命期的三分之一还多都是在母猪子宫内度过的。 国外一研究者对妊娠母猪赖氨酸需要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整个妊娠期中母猪每天平均需要10克赖氨酸,但是妊娠早期每天需要6.8g,而妊娠末期为15g每天,这主要是胎儿体重增加引起需要量加大。因此,每天饲喂10克赖氨酸,在妊娠早期已经是超量了,而妊娠后期的赖氨酸供应量过低则会限制乳房的发育。 较多采用二阶段饲养法,从断奶到配种后21天,以及配种后第100天到断奶这属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要饲喂高蛋白“泌乳”料;配种后21天到配种第100天为另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饲喂低蛋白干奶母猪料。在这两个阶段中只采用一种日粮,这实际上是一种营养上折中的做法,使用含用16%蛋白质的单一日粮,这一蛋白量对于妊娠母猪来说是太高了,而对于泌乳母猪则又不够。这会使猪在不利的代谢状态下进入泌乳期。这种条件下青年母猪或经产母猪瘦肉生长速度明显增高,从而使蛋白质用于瘦肉组织的沉积。这样母猪达到成熟体重的速度就会太快,而且瘦肉多了,必然就会减少必要脂肪的储备。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背膘不足的大型母猪,而到泌乳期这样的猪体重损失一定会很大,从而影响到下一次发情,有报道说,母猪在分娩与断奶时背膘厚若低于12mm会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而且母猪太大了也是不行的。 早已充分证实了,母猪妊娠期增重越多,泌乳期失重就越多,因此饲养目标必须是保证母猪较平稳的生长速度而又使体内脂肪含量较高。饲喂低蛋白干奶母猪料(通常含13%,14%蛋白质)就具有这种效果。泌乳期母猪饲养目标是最大限度提高泌乳量和乳的质量以使仔猪能有较大的断奶增重,而母猪有较少的失重能够迅速恢复发情。此时蛋白量达18%以及良好的氨基酸水平。同时.日粮中必须配入一定量占适当脂肪酸类型的油脂,这样除了可提高泌乳量和乳的品质外.还可减少着床期(配种后l4~ 18天)的胚胎死亡。这就是为什么要在断奶至配种这段时间内以及妊娠期头3周内也喂绐高蛋白“泌乳日粮”的原因。
上面说的是饲料类型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饲喂量的问题
生产阶段
| 营养目标 | 饲喂量 | 典型的喂量 | 断奶至配种期 | 排卵率 | 高 | 3.2kg/头/天 | 妊娠早期0-20天 | 胚胎存活率 | 低 | 2.0 | 妊娠中期20-100 | 母猪体况 | 中 | 2.4 | 妊娠后期100-114 | 仔猪初生重和母猪能量储备, 乳腺发育
| 高 | 3.6 | 泌乳期 | 仔猪断奶重和母猪体况 | 随便采 | |
妊娠早期:通常情况下,妊娠期间胚胎的死亡率为20%-45%,而大多数的死亡发生在妊娠的头25天,也有说是头21天呵呵,反正大约就在20天左右,人们观察到配种初期有效的胚胎的数量能达到20多个,而母猪一般大都是只产下10来头小猪了,所以这里还是存在有潜力的呵呵,但具体数量应该和母猪的子宫大小也有一定关系。妊娠早期高水平饲喂可降低胚胎存活率,其中配种后头1-3天胚胎死亡率最高,配种后的24-48小时,高水平饲喂对窝产子数非常不利。有人研究表明配种后最初三天高水平饲喂2.5kg/d,会降低胚胎存活率5%。而对于特别瘦的断奶母猪,断奶-妊娠早期采取高水平饲喂是有益的。因此对于断奶时极瘦的母猪应适当提高饲喂水平3.5kg/d
妊娠中期:也有学者把它归为20-80天,大多研究表明20-80天也就是中期增加母猪的采食量,增至2倍,对仔猪生产性能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没有啥作用。但有人研究认为会影响到仔猪出生前后的肌纤维发育。
妊娠后期:这个期间增加采食量,可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增加母猪背膘厚,但也有报道说妊娠后期增加采食量对仔猪初生重,生长速度没有影响。呵呵这就是搞科学阿,不同的声音总是会有的,这也说明了人们要完全能懂动物机体是很难的。妊娠期胎儿的生长规律是前期慢、后期快、最后更快,胎儿体重的2/3是在最后1/4期形成的,应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与妊娠早期和中期相比,妊娠增重的主要内容(羊水和胎儿增重)在妊娠后期急剧增加。。Cromwell等(1989)报道,妊娠最后23 d内提高采食量1.36kg/d,可提高仔猪初生重40 g,21日龄重提高170g。
但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是头胎或二胎的年轻母猪则妊娠初期的低蛋白会使返情率增高。
必须强调,正确的饲喂方案应考虑到母猪的体况,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这里所说的只是一个标准罢了。
参考文献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