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国内反刍 查看内容

做大做强榆林绒山羊产业的三个途径

2010-11-29 09:32|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646| 评论: 1|来自: 中国畜牧兽医报

摘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绒山羊已成为陕西省榆林市羊业生产中的主要畜种,舍饲养殖的生产方式效果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前不久,榆林市畜牧局总畜牧师闫昱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就如何做大做强绒山羊产业谈了自己的看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绒山羊已成为陕西省榆林市羊业生产中的主要畜种,舍饲养殖的生产方式效果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前不久,榆林市畜牧局总畜牧师闫昱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就如何做大做强绒山羊产业谈了自己的看法。
  闫昱说,从目前来看,榆林市绒山羊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生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养殖效益也较高。今后一个时期,产区绒山羊饲养规模将稳定在1000万只,陕北绒山羊品种群规模达100万只,产业化发展加快。
  一是着力提高陕北白绒山羊育种水平、繁殖技术水平和饲养技术水平。主攻绒纤维细度、长度和产绒量等经济性状,聚合优质、高产、抗逆等性状基因,强化基因组合创新,加大特定基因和基因型的选择强度,加快基因纯化稳定,提高陕北绒山羊的遗传优势,进一步培育陕北绒山羊的遗传多样性。
  二是加强陕北绒山羊核心场群建设,坚持开展以绒毛纤维细度为主的性能检测检验工作和良种登记、良种挂牌保护。同时进行政策扶持,尽快建立陕北绒山羊良种补贴制度,特别是对生产绒纤维品质高、产绒量母羊达到700克以上、公羊达到1000克以上的种群给予良种补助,扶持产业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陕北白绒山羊的适度规模舍饲养殖。大力推广良种,减少低产劣质羊饲养数量;改进提高舍饲条件下绒山羊饲养技术水平,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绒山羊营养元素的需要,推广各项饲养技术集成组合应用。
  闫昱建议,各级部门应加快建立绒山羊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组织推广各项技术,传递羊产品市场信息,结合当地条件引导农民科学抓绒,按羊绒品质精细化管理,为实行优绒优价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合作组织要主动参与流通,与加工企业挂钩,提高农民商品质量意识,提高组织化水平,推动陕北绒山羊产业化有序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本文内容由 jieming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s1985323123 2010-11-29 10:00
嗯 不错 我们县 怎么不引进呀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11: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