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年女子连续数天自带俩鸡蛋去煎蛋饼■别人付2.5元,她只要付1.5元,可真省钱。 ▲赵女士 13866****** 物价上涨走红了一批新名词,比如“油老虎”、“豆你玩”和“蒜你狠”,最近连鸡蛋也“不蛋定”了。昨天上午,当我看见一中年女子,手拿两个鸡蛋去买蛋饼时,心里也变得非常不淡定,难道这物价飞涨让合肥市民如此勒紧裤腰带?我把这事回家跟我妈一说,我妈觉得这方法值得借鉴,省钱还吃得放心。 ■记者调查 上午9点,临泉路和敬亭山路交口南侧,一个卖蛋饼的摊子摆在路口不远处,赵女士是这里的常客。一周前,这里的蛋饼刚刚经历一轮涨价,加两个鸡蛋,由原来的2元涨到2.5元。 价格涨了5毛,看起来不多,但是涨幅达到25%,赵女士吃起来有种心痛的感觉,心里盘算着,要不以后少加一个鸡蛋。饶是如此,她仍然常常听见摊主抱怨:“不赚钱,真的不赚钱!” 赵女士到的时候,前面有两个人,一个站在摊主对面,一个站在摊主旁边。“今天运气不错,前面只有两个顾客。”她在心里暗暗欢喜。站在摊主旁边的女顾客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位穿着睡衣的顾客,手里拿着两个鸡蛋。 她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难道她比较挑剔,自己从摊主的鸡蛋篮里挑出了两个顺眼的?”不对不对……赵女士随即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看样子更像是自己带的,现在鸡蛋也涨了不少,难道是想省点早饭钱。” 只见摊主接过女顾客手里的鸡蛋,娴熟地搅碎,浇在面饼上,女顾客拿起蛋饼, 付了一块五。“乖乖,确实能省不少,下次我也试试。”赵女士用羡慕的眼光目送女顾客离开。 前段时间,鸡蛋价格大涨的消息常在报纸上出现,她也耳闻目睹。“看来物价上涨,老百姓的压力真不小,竟然带着鸡蛋去买蛋饼,这种省钱的招儿都能想出来。” 赵女士心中有无限疑团,为了弄清楚情况,她和摊主聊了起来。 “鸡蛋真是她自己带的?” “是啊,熟人,就帮她加工下。” “自己带确实很便宜啊,能省不少呢。” “是啊,平时来我就收个加工费,有时收一块,有时收一块五。” 摊主接下来的话,让赵女士感觉,有些事儿,你能猜中开头,却总猜不中结尾…… “她是为省钱才自己带鸡蛋么?” “不是,听说是因为最近有人送了不少土鸡蛋给她家……”本报记者 徐栩 整理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更多家禽资讯、行情、精华资料请登录中国畜牧人网站家禽频道: http://www.xumuren.com/poult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