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市委常委、肇东市委书记张锡才带领肇东市价格协调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与伊利集团达成新的协议,将奶价由每公斤2.80元调至2.95元,奶站服务费调到每吨400元。仅此一项,每月可为当地农民增加100万元的收入。这是伊利集团今年在肇东第3次调整生鲜乳收购价。价格调节机制将龙头企业和奶农的利益紧紧连在一起,成为当地乳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9年初,省政府出台《黑龙江省奶牛生鲜乳指导价及形成机制方案》,在部分县市实施奶牛生鲜乳政府指导价管理,每年春秋两季发布全省淡旺季生鲜乳最低限价。这个市商品奶定价协调委员会同步更名为生鲜乳价格协调委员会。 生鲜乳政府指导价在实际运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个市畜牧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孙双斌表示,政府指导价兼顾了供需双方的利益,乳品加工企业为奶农、业主提供了便捷畅通的销售渠道,奶农、业主为企业提供了质优量足的原料奶。他说:“2008年,全市通过政府指导价的方式,根据市场行情协调龙头企业先后6次上调生鲜乳的收购价格。 2009年,协调龙头企业先后两次上调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今年,又将生鲜乳的收购价格调高至目前的每公斤2.95元,激发了群众发展奶牛养殖的热情,促进了域内奶牛产业化的升级。同时巩固了企业奶源基地建设。” 同去年相比,肇东市单牛年平均效益已由1800元提升至近3000元。奶农养殖的兴奋点已经被激活,养奶牛致富的信心迅速恢复,部分奶牛户开始外出购牛。尚家镇尚家村奶农聂明军一次性就购回优质母牛20头,他说:“奶价有政府介入调控,养奶牛收益有保障了。现在正是奶价好牛价低的时候,发展奶牛正是时候。” 政府指导价格实施后,生鲜乳加工企业的原料奶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有效保障,企业生产运行平稳,龙头与基地之间购销关系和谐融洽。肇东伊利原奶事业部副经理孙晓明说:“通过价格调节机制,乳品市场销售顺畅了,产品供不应求,乳制品过去一度积压‘暴库’,而现在是‘零库存’。”上半年,龙头企业乳制品生产量已达13.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 合理的利润推动了奶牛产业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这个市奶牛存栏12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6万吨,乳品加工企业安置1200人就业,有5万多人从事奶牛业生产,奶牛养殖户每年奶资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 本文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