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国内反刍 行情快报 查看内容

鲜奶价格突破历史新高 袋装奶价格超3元

2010-11-23 10:07|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917| 评论: 1|来自: 青岛早报

摘要: “怎么又要提价?现在一袋奶终于要冲破两块钱了。”昨日,家住青岛兴隆路的徐女士打算为女儿续订鲜奶,结果拨打琴牌奶站的电话得知,下月起,220毫升的袋装鲜奶将从1.9元提至2.1元。
  “怎么又要提价?现在一袋奶终于要冲破两块钱了。”昨日,家住兴隆路的徐女士打算为女儿续订鲜奶,结果拨打琴牌奶站的电话得知,下月起,220毫升的袋装鲜奶将从1.9元提至2.1元。
  随后,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由于运输费、包材、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加上原奶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奶企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琴牌鲜奶和酸奶将在下月提价,而本地另一奶企迎春乐也表示,原奶价格或将继续抬升,旗下产品酝酿近日提价。
  乳制品悄然“瘦身”
  昨日,记者走访香港中路家乐福以及台东利群、沃尔玛等超市发现,以往奶制品区域内随处可见的特价牌、促销品如今已难觅踪影,许多消费者在选购牛奶、酸牛奶时除了注意生产日期外还仔细比较各品牌牛奶、酸牛奶的容量和价格。
  记者观察发现,各品牌牛奶、酸牛奶的相关产品均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缩减了容量,像伊利2.4元的纯奶和高钙奶利乐枕,其标价牌上分别为242ML和243ML,而实际包装则标为240ML,酸奶系列如1.5元的原味酸奶和红枣酸奶由180g变为150g;蒙牛系列,2.3元的麦香早餐奶和早餐核桃奶则分别由250g变为230ML和243ML变为230ML,其酸奶系列如1.6元的原味酸奶和木糖醇酸奶由180g变为160g。另外,1.5元的光明原味酸奶由227g变为200g,1.5元的三元酸奶则由180g变为160g。
  本地乳制品涨价一成
  除了缩减净含量的暗降手法,一些奶企则直接打出了明涨的旗号。昨日下午,记者拨打琴牌四方订奶站电话了解到,从下月起,琴牌鲜奶、酸奶全面上调定价,220ML的袋装鲜奶将从1.9元提至2.1元一袋,205g的酸奶将由现2.2元提至2.4元,涨幅10%左右。
  “我们也在研究提价方案,预计调价幅度在10%左右。”本地另一乳企迎春乐的负责人潘瑞春表示,乳企本身从事的就是微利行当,而近期原奶、人工、运输、包装材料等各项成本都在大幅上涨,企业部分产品已经出现亏损的情况,“这是今年第二次上调价格,而每次调价都会流失一部分订户,所以我们也很矛盾。”
  另外,记者还从超市走访了解到,近期,蒙牛、伊利等一线乳制品品牌也在酝酿直接调价。
  原奶价格已到历史新高
  据了解,自今年国庆节以后,原奶的收购价格开始大幅攀升,从之前的3.5元/公斤,涨至现在的3.9元/公斤,而去年同期的原奶收购价位仅为3.2元/公斤左右。另外,白糖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一两成,至于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则均有一成的涨幅,各项成本一起蹦高让乳企苦不堪言。“今年原奶的价格可真是创历史新高了,看这趋势破4元的可能性都有。”潘瑞春表示,原奶价格大涨除了饲料成本高涨外,近期外地企业来青抢购原奶也是导致原奶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按照以往经验,中秋节过后原奶价格应该下跌,但由于青岛的奶源在省内是最好的,导致在省内设厂的其他乳企都来抢原奶,价格不降反涨。”
  琴牌厂家表示,今年各项成本都持续上涨,4月份就曾涨过一次价,而下半年的各项成本则普创新高,“不提价就要面临亏损。”
  奶粉出厂过1500道关口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品质量安全成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则提及了通过对乳品相关企业开展GMP和HACCP认证来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近日,有关行业专家表示,在新一轮的安全标准升级过后,我国乳企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在产业链的规范等方面还待完善。
  近日,为了近距离了解世界一流奶粉生产工厂的全貌,记者走访了雅培奶粉位于新加坡的工厂。该厂采用完全密闭的生产线,进入车间的质检人员需“全副武装”。工厂负责人介绍,作为全球的大型药厂,雅培奶粉的生产一直坚持采用HACCP食品安全标准和GMP药品管理规范。为了确保奶粉质量,高于政府标准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程序被认为是非常必要的。一批奶粉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所需的检测超过1500多道。而要成为被雅培认可的原材料供应商,也必须通过苛刻的GMP规范的审核。
  另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侯彩云教授提醒消费者,由于奶粉富含乳蛋白、乳糖、乳脂肪等营养物质,也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温床。为避免奶粉受污染和变质,在奶粉开封后,应注意妥善保存,对于婴幼儿奶粉,超过一月,应丢弃不用。
  本文来源:青岛早报

本文内容由 jieming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wangjia0740 2010-11-23 10:44
这是一种行业的必然, 下游产业必须要承担消化原料的不断上涨的压力。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就不断提到,畜牧行业是一种产业,为了生存必须要有很里的利益空间,不能因为百姓的需要就把价格压缩到极限,严重的利益不足导致行业内部的质量和监管等体系的投入严重不足,也导致产品升级换代和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企业整体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最后只能是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的再一次重复。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3 02: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