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肉鸡养殖 查看内容

利用可消化氨基酸配制肉鸡日粮

2010-11-12 09:43| 发布者: 曹锦萍| 查看: 2033| 评论: 4

摘要: 生产配制肉仔鸡饲料日粮时,其氨基酸水平通常是根据饲料原料表中氨基酸的化学分析值进行计算得出的,并没有考虑肉仔鸡消化吸收过程中下列影响氨基酸利用率的因素:1、天然消化酶抑制因子,如抗胰蛋白酶导致蛋白质消化 ...

  生产配制肉仔鸡饲料日粮时,其氨基酸水平通常是根据饲料原料表中氨基酸的化学分析值进行计算得出的,并没有考虑肉仔鸡消化吸收过程中下列影响氨基酸利用率的因素:1、天然消化酶抑制因子,如抗胰蛋白酶导致蛋白质消化降解不充分。2、原料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消化的化合物,如在一定高温条件下赖氨酸ε位氨基易与碳水化合物中游离的“-OH”结合成不易被酶分解的物质即所谓非酶谒变反应(maillard反应),赖氨酸失活,精氨酸、色氨酸也可发生此反应。3、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单宁结合的蛋白不易被消化酶消化。4、氨基酸比例失衡或氨基酸之间的拮抗作用亦能造成氨基酸吸收率降低。

    Fernandez等(1995)用总氨基酸和可消化氨基酸配制肉仔鸡日粮,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一。结果表明在其它营养指标相同的情况下,总氨基酸水平相同的日粮,由于原料组成不同,肉仔鸡生产性能亦表现出较大差异;只有可消化氨基酸水平相同,才能表现一致的生产性能。
  表1 用总氨基酸和可消化氨基酸配制日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8—21日龄)TMEn3200Kcal/kg

项 目  

总氨基酸水平

可消化氨基酸水平

  

日粮1

日粮2

日粮1

日粮3

增重(g)

271a   

252b

271a

272a

料肉比  

1.52a

1.63b

1.52a

1.52a

 *同行数据上标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Fernandez等,1995。


根据平衡良好的可消化氨基酸配制肉鸡日粮将更为可行更为科学,但如何确定日粮的可消化氨基酸水平是许多饲料配方工作者感到比较困难的工作。NRC标准其能量浓度较高为:3200Kcal/kg,在我国目前生产状况下要生产能量浓度高于2900Kcal/kg的饲粮是很困难的,而且高能饲粮生产出的肉鸡,含脂率较高,影响胴体品质。我国国家标准给出的能量浓度(前后期分别为2900Kcal/kg、3000Kcal/kg),比较适合目前生产状况。但其给出的是总氨基酸水平,是在较理想的饲养环境中的数据,而在大规模的生产条件下,常伴随着众多应激因素(如球虫、冷、热、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等),因而这样的氨基酸水平较难达到理想的饲养效果与生长速度。在一定幅度范围内家禽是根据日粮能量浓度来调节采食量的,因此,单位能量浓度内各营养参数是决定肉仔鸡生长速度及其胴体品质的主要因素,而确定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日粮单位能量浓度内可消化氨基酸消化率是进行可消化氨基酸日粮配制的基础。氨基酸如何平衡?若干研究证明,饲料中可消化
氨基酸与肉仔鸡体增重组成的比例相近,才能发挥最大效应,营养学家从而提出了肉仔鸡可消化氨基酸理想平衡模式(表2)。
表2 肉仔鸡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

项 目  

0—21日龄

21日龄—上市

赖氨酸

100

100

蛋氨酸

36

37

蛋+胱氨酸

72

75

苏氨酸

67

70

色氨酸

16

17

精氨酸

105

105(108)

结氨酸

77

77(80)

亮氨酸

109

109

异亮氨酸

67

67

组氨酸  

32(36)

32(35)

苯丙氨酸+酪氨酸

105

105


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由线性公式确定:Y=3.66~0.0229X Y-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g/1000Kcal代谢能),X-饲养阶段中间点日龄,其他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可由氨基酸的理想配比模式,按比例推算。罗纳普朗克动物营养专家经过对各种饲料原料多次测定,系统地给出了53种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消化吸收率,详细数据可参阅《罗迪美营养指南》。
在目前生产条件下,苏氨酸、色氨酸是第三,第四限制性氨基酸,配制日粮时应根据所用饲料原料的氨基酸化学分析值与消化率首先满足肉仔鸡对可消化苏氨酸、色氨酸的需要,最后添加合成的赖氨酸、蛋氨酸满足肉仔鸡对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的需要。

利用有效营养浓度范围进行饲料配方的方法研究

刘长忠

(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重庆  荣昌
402460

  要:在评价通常使用的配方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利用有效营养浓度范围进行动物饲料配方的方法,从而充分保证了饲料营养成分的平衡、非大宗饲料原料的最佳用量及其之间的比例,克服了通常的配方方法的不足。主要对本方法的概念、主要依据及计算步骤进行了介绍,也指出了本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营养浓度;饲料;配方;方法

中国分类号:S81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202200208-0024-02

    提高饲料品质和降低饲料成本历来是饲养者和饲料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途径。饲料配方的科学性是保证饲料品质和降低饲料成本的关键因素,而饲料配方的科学性不仅决定于配方者的营养知识水平,还决定于配方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目前,饲料配方的方法主要有:代数法、试差法、能量蛋白质校衡系数法和计算机配方法。代数法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平衡一个最重要的营养指标求两种(或两组)饲料原料配比的方法[1];特点:方法简单,但只能平衡一个营养指标。试差法是以饲养标准的营养需要量为基础,初步拟出日粮各种组分的配比,以各种组分的各个营养素含量之和,分别与饲养标准中的各个营养素的需要量相比较,出现的差额再用调整日粮配比的办法,满足营养需要量的方法[2];特点:若有经验则配方快,但盲目性大,营养指标不能平衡得很准确。能量和蛋白质校衡系数法是在试差法的基础上分别用能量。蛋白质校衡系数通过增减相关饲料原料的配比将能量、蛋白质分别平衡到营养需要量的方法[3];特点:营养指标准确,但计算过程复杂,在校衡能量和蛋白质的过程中破坏了非大宗饲料原料的最佳用量及其之间的比例。计算机配方法是利用线性规划的原理通过计算机平衡饲料配方并寻求最优解的方法[1];特点:快速、准确,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获得最低成本配方。但存在计算机执行命令的机械性、投资昂贵、携带不方便等缺点。

    为了弥补以上各种方法的不足,准确地配制饲料,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有效营养浓度范围进行动物饲料配方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可一次性使配方饲料的能量、蛋白质(或氨基酸)。钙、磷等的添加量及比例达到动物饲养标准的100%,勿须反复平衡。使用本方法配方,简便、快速、准确、灵活,现详细介绍如下。

1
饲料配方方法及主要依据

    有效营养浓度范围法是以动物饲养标准中的营养物质日需要量为基础,利用动物有效调控自采食量范围,确定或查出动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浓度的可能范围,即有效营养浓度范围;再以饲养标准中的标准营养浓度为基础,一次性将配方饲料的能量、蛋白质(或氨基酸)、钙、磷和添加物等营养指标配平,而不考虑总配比是否满足100%。将标准营养浓度除以总配比得实际营养浓度,若在有效营养浓度的范围之内则为有效配方。

    畜禽的生产水平(增重、产奶、产毛或产蛋等)主要决定于单位时间内有效营养成分的摄入量以及平衡与否。对于禽,饲料的干物质的摄入量主要取决于饲料的有效营养浓度。在一定的有效营养浓度范围内,在各饲料营养物质水平保持平衡的条件下,家禽自身可以调节于物质的采食量达到同样的生产水平。闵建华、张艳玲等应用低能量水平的日粮(代谢能11.17 MJ/kg、粗蛋白质16.5%)饲喂伊莎蛋鸡,获得了产蛋高峰(89%以上)维持3个月以上、料蛋比2.5∶1的较佳饲养效果,其饲养成本比高能量饲料日粮(代谢能11.72MJ/kg、粗蛋白质17.2%)降低2.8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4]。笔者根据罗迪美营养指南——罗纳普朗克动物营养公司的研究成果,推荐家禽的有效营养浓度范围(以ME计)见表1。对于猪,干物质的摄入量往往不采用自由采食控制。由于考虑到饲料利用率、日增重和每日瘦肉生长与不同程度限食的关系(见表2),笔者建议可将猪的饲养标准中的营养物质水平下降0~10%作为有效能量浓度范围。当然,在不同品种、年龄阶段、性别和环境条件下,动物调节采含量的范围是不同的,最好进行调查或实测来确定。

1
家禽饲料的有效营养浓度范围MJ·kg-1

肉仔鸡
12.13
13.392890-3200

轻型产蛋鸡
11.51
11.92(2750-2850)

中型产蛋鸡
11.30
11.92(2700-2850)

重型产蛋鸡
11.09
11.72(2650-2800)

2
猪(5590kg活重)的生产性能与限食的关系[5

   

TCR

日增重/g

瘦肉生长/g·d-1

饱食

3

800

270

90%的饱食

2.94

736

250

70%的饱食

3.09

592

200

  有效营养浓度范围法配制饲料的计算步骤

    1)按照动物饲养标准,确定配方饲料的主要营养物质的标准水平、添加物水平和有效营养浓度范围。

    2)确定所选用的饲料原料,并从相关资料中查出或实测出相应营养物质的浓度。

    3)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饲料学特性,对非大宗饲料原料进行最佳限量,并确定部分添加物(抗生素、消化酶等非营养性添加剂)的最适用量。

    (4)计算出已限量使用的非大宗饲料原料的能量和蛋白质(或氨基酸)的总水平。

    5)用大宗饲料原料一次性平衡能量和蛋白质(或氨基酸),得出大宗饲料原料的配比。

    例:用玉米、豆粕平衡能量、蛋白质


ax+by=E0-E1


Ax+By=P0-P1

    a、b分别为玉米、豆粕的能量浓度;A、B分别为玉米、豆粕的蛋白质浓度;E0、P0分别为动物饲养标准中的能量值与蛋白质(或氨基酸)水平;E1、P1分别为限量使用的非大宗词料原料所提供的能量值与蛋白质(或氨基酸)水平;xy分别代表玉米、豆粕的配比。

    (6)计算出大宗饲料原料、限量使用的饲料原料和已限量使用的添加物的Ca、P总水平。

    7)用Ca、P添加物一次性平衡Ca、P,得Ca、P添加物的配比。方法与平衡能量、蛋白质的方法一样。

    (8)其它添加物的配比按照已确定配比的饲料原料所提供的添加物水平与动物饲养标准中的添加物水平相比差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确定。

    9)计算出各种饲料原料的总配比,分别除以标准营养浓度和配方饲料原料配比,得实际营养浓度和实际配方原料配比。

    10)检验实际营养浓度是否在有效营养浓度范围之内,若在范围之内则为有效配方。

  有效营养浓度范围法的主要优缺点

3.1
优点

    1)在现有条件下的最经济实用的饲料配方,不仅与其营养物质的水平有关,还与饲料原料的品质和价格有关。本方法打破饲料配方仅依靠标准营养浓度的传统,将有效营养浓度范围与饲料原料结合起来,通过最佳限量的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非大宗饲料原料,主要是农副产品,这样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养效益。

    (2)计算方法简单,容易将各种营养指标达到动物饲养标准。通常的配方方法平衡的营养指标是一个点——标准营养浓度。而本方法是在各营养物质比例平衡的前提下,平衡的营养指标是一个有效营养浓度范围。

    3)营养物质的水平及其之间的比例很准确,有利于提高饲料品质。本方法可以保证主要营养物质水平及其之间的比例与标准完全一致,可以减小营养物质之间的拮抗作用而增强营养物质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能够根据营养、饲料学特性保证各种非大宗饲料原料的用量及其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不变,只是绝对用量有所增减,可通过调节采食量达到非大宗饲料原料的最佳日用量不变。

    (5)也能够得到符合标准营养浓度的饲料配方。对部分非大宗饲料原料的不同水平限量使用,可得X、Y两种饲料配方并计算出实际营养水平(以能量值计,分别为EⅠ、

EⅡ),将两种饲料配方以X、Y的比例组合成一个符合标准营养水平(以能量值计,E0)的饲料配方。计算方程组如下:


E
X+EYE0


X+Y
1

3.2
缺点

    动物对采食量的调节有一定的范围,只有配方饲料的营养浓度在有效营养浓度范围之内,才是有效配方。若营养浓度过高,则相应增大(或减少)低能量低蛋白质(或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原料的配比,将营养浓度降至有效营养浓度范围之内;若营养浓度过低,则相应增大(或减少)高能量高蛋白质(或低能量低蛋白质)的饲料原料的配比,将营养浓度增至有效营养浓度范围之内。

本文内容由 朱习春 提供

йվ΢Źں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朱习春 2010-11-11 10:54
我找点有点难。有好东西共同分享
引用 songjs2101 2010-11-11 10:58
本帖最后由 songjs2101 于 2010-11-11 11:06 编辑

感谢朱总的好资料,已收藏。不过肉鸡的资料发在宠物专区似乎不妥,还是烦请版主移动一下。

下载后,发现这个帖子似乎包含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利用可消化氨基酸配置肉鸡日粮》,另一篇是《利用有效营养浓度范围进行饲料配方的方法研究》,分开发两个帖子应该更加醒目些。
引用 sunnyjmj 2010-11-19 15:12
收藏学习一下
引用 luxichang 2010-11-29 21:34
哈哈,兄弟很努力呀。向你学习。

查看全部评论(4)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3: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