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参与者在价格9日大涨之后获利了结拖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10日收盘下跌。其中,12月期豆粕下跌6.9美元/短吨,收于355.4美元/短吨。 交易商称,在美元隔夜和开盘走强将众多主要商品市场拖低,美元的走强因早盘商品市场对通胀担忧略有缓解。花旗分析师Mario Balletto称,美元走强和贵金属市场广泛的市场下跌,认为市场已经对美国农业部9日下调美国大豆库存预估做出理性反应的观点等吸引了市场卖盘者。 美国农业部意外削减美国2010年大豆亩产预估,同时中国强劲的需求也帮助推高豆类价格。但中国10月大豆进口统计数据低于私营部门预期及中国央行决定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放缓经济增长的新闻也增强了市场的防守基调。分析师称,中国购买了美国70%的出口大豆,市场担忧中国的任何需求下降就需要市场降低风险溢价水平。 巴西的大豆供给机构Conab估计2010年大豆作物产量为6,770万至6,900万吨。这高于10月份预估的6,760万至6,890万吨。美国农业部在9日的报告中预计巴西产量为6,750万吨。 美国农业部(USDA)11月份月度供需报告预计,2010/11年度美国豆粕年末库存预估为30万短吨,10月预估为30万短吨。豆粕产量预估为3953.2万短吨,10月预估为3953.5万短吨。 美国2009/10年度产量预计为4170.2万短吨。 国内豆类基本面存在压力,大豆、豆粕供应较为充足,且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豆类进口量下降表明国内需求略显停滞。另外,当前市场对国内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可能引发国家调控的担忧越发强烈,因此国内豆类商品走势相比较国际市场相对克制,并且存在短期调整的要求。 大连豆粕期货10日冲高回落,涨势收窄。主力合约1109收盘于3,511元/吨,上涨20元/吨。外盘走势未能给国内市场提供支撑,但报告利多影响仍将继续。不过国内豆类短期供给充足,国家调控通胀预期增强,豆粕走势可能继续弱于外盘。隔夜外盘收低及昨晚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预计短期期价或呈震荡偏弱走势。等待CPI数据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