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广水市,一提起市妇女养猪协会和兴牧公司,人们首先会想到女能人——刘家翠。曾是下岗工人的她,凭着自己的勤劳能干和一股子韧劲,如今已是山区广水妇孺皆知的致富能手,老百姓心目中的“养猪全能人才”,被人们誉称为帮困助弱的铺桥人、引领妇女致富的擎旗人。 创业弥艰劈富路 1976年,刘家翠参加工作,成为广水畜牧兽医战线的一名普通职工,当过检疫员、会计、兽医。1990年,单位机构改革后,她成了一名下岗职工,全家人仅靠一点下岗生活补贴维持生计。下岗不失志,刘家翠并没有灰心丧气,她坚信靠自己的勤劳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门路来。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和深思熟虑,她决意乘政府扶持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的春风,成立一家经营饲料、兽药的公司。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名普通妇女,在没有资金又缺少对饲料兽药经营经验和养殖专业技术的境况下,真正办起公司来,其困难可想而知了。亲戚们都劝说她:“不要搞了,这样太冒险了!”但她以过人的勇气,硬是从银行贷款30万元,注册成立了“广水市兴牧有限公司”。 没有一点管理经验,一切只有靠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知识技能,她北上信阳,南下武汉一次又一次出外“拜佛求经”。为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刘家翠始终坚持与上海同仁兽药、美国普瑞纳、韩国彩虹等多个国内外著名大公司合作,得到了优秀的技术服务和全面的技术培训。在公司经营中,刘家翠始终把“诚”字放在首位,用诚信经营赢得客户的信任。她常对身边的人说:“养殖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生命安全,关系到养殖户的切身利益。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手段看上去划得来,但实际是断了持续发展的路子。做生意就是要讲诚信,我们怎么也不能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禁用药品。”2005年春,全市鸡病流行,村村都有鸡死亡的现象。当时有人劝她乘机涨价捞一把,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以平常的价格出售。信誉迎来八方客,不论市场潮起潮落,她的饲料总是供不应求。正像她说的那样,“诚信回报她的更多”。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用荆棘编成。刘家翠就是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诚心,硬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发展成为今天广水市饲料兽药经销的龙头企业。公司现设有4个连锁店,在农村集镇建立售网络100多个,拥有员工16人,其中畜牧本科大学生2人,拥有服务专车2台。兽药经营品种1000多个,饲料品种20多个。经营额从以前每月300多元上升到现在每月50多万元。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单纯经营发展到现在的集信息、技术、培训、流通、宣传为一体的全程服务。 扶贫帮困倾真情 刘家翠富了,但她没有忘记周围的困难乡亲。1992年,原麻纺厂职工黄俊,因企业破产下岗后,才24岁,上有老,下有小,爱人在化工厂上班,一个月200多块钱,一家6口艰难度日。由于致富心切,累次受骗,最后萌生了养猪的念头,但由于没有资金,难以启动,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借给1万元现金,帮她引种,建猪舍,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如今黄峻的养猪场占地5000多平方米,拥有猪舍200余间,养有母猪170头,年可出栏商品猪3000头,种猪500头,纯利润达数十万元,成为全市首屈一指的养猪大户,被省妇联授予“双学双比”示范基地、随州市妇联授予“巾帼致富”示范基地,广水市妇联授予“双学双比”示范基地、2009年黄俊还光荣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关庙镇单亲特困母亲涂存华,丈夫病逝后欠债累累,三个孩子面临辍学,家庭十分困难,一度心灰意冷。刘家翠了解这一情况后,无偿提供价值1000元的饲料兽药,让她养猪,平时还100元、200元的资助孩子上学,每年春节都不忘送去500元钱看望他们,使她树立了生活的勇气,摆脱了家庭困难。 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村妇女,特别是像涂存华这类的单亲特困母亲在广水有很多,她们普遍上有老下有小,居住简陋、生活拮据,有的甚至病魔缠身,属于弱势群体之一,而这类群体又很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这些身边的姐妹,内心细腻的刘家翠一直想为她们做点什么。2005年7月她在参加广水市妇联组织的结对帮扶单亲特困母亲救助活动中深受启发,决定创办一个单亲特困母亲养猪示范村,希望用个人的力量带动全社会来关心、帮助单亲特困母亲脱贫。2006年,她终于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在城郊乡水寨村征地200亩,建成了湖北省第一家单亲特困母亲标准化养猪示范村。目前,已集中了12个单亲母亲在村内开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并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年出栏生猪2万头的规模,辐射带动500名单亲特困母亲脱贫致富。 目前,刘家翠已与180余个贫困家庭, 13个单亲特困母亲结成帮护对子,累计无偿捐赠饲料10多吨、母猪30多头、仔猪160多头,折合人民币高达6万余元,借助资金20余万元。 诚心服务架金桥 事业上成功了,刘家翠说:“托党的富民政策之福,我在致富路上先行了一步,但一人富了不算富,共同富裕才算富。”兴牧公司发展壮大后,她考虑到,现在农村脱贫致富,靠单一的种植业是远无达到的,尤其是女同志,除了忙碌家务和几亩田地之外,更是无所事事,何不如让她们在养殖业上做文章,为家庭的生活重担分忧。2005年5月,在市妇联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广水市妇女养猪协会,她被推选为副理事长,为了当好这个理事长,她依托自己的兴牧公司,实行“两供、三免、四保证”服务。两供:即平价供应饲料,进价供应兽药;三免:免费培训养猪技术,免费诊病及指导防疫灭病,免费送药上门;四保证:保证优质优价,保证全天候服务,保证饲料兽药质量,保证对妇女养猪户扶持让利。 养猪技术是关键。刘家翠在不断自学的同时,还花重金聘请了北京动保农业专科大学教授李决、研究生王东生作常年技术咨询顾问。她还自筹资金5万余元成立了化验室,添置了化验设备。会员在养殖中遇到什么问题,基本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解,有病必治。2006年6月初,吴店镇养猪专业户唐健华100多头猪突发传染病,得到求助后,她迅速派出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诊断、化验,并开展紧急治疗和预防接种,使100头猪全部康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刘家翠深知扶贫必须先富脑。为此她16年如一日,坚持普及宣传养殖技术,聘请专家每年在乡镇开展科技讲座6次以上,每次参培人员达几百人。兴牧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养殖户15000人次,累计发放技术资料100万多份,累计投入经费10万余元。通过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技术水平,转变了饲养方式,增加社会效益300余万元。 品种决定质量,质量决定效益。刚开始,申请加入协会的62个会员的牲猪普遍存在品种杂乱、引种渠道复杂、疫情隐患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刘家翠积极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在领导的支持下与广水市种畜场达成了“市种畜场对妇女会员良种猪让利供应”的协议,有效地解决了以前猪品种不优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生猪的市场竞争力。 广水市关庙镇梅庙村、杨岗村和长岭村以前是典型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在刘家翠的带动下,三个村有50多户妇女开始规模养猪,她随请随到,随到随教,当姐妹们缺少资金时,她积极给予帮助。40多户贫困姐妹在她的扶持下得以走上小康之路。村平年出栏生猪3000头,人均增收5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 吴店镇东湾村唐建华、杨寨镇丁湾村郭小芳、骆店乡雨平山闻秀艳、广水开发区姚秋琳……80余名贫困妇女在刘家翠的帮扶下,走上了养猪致富的道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家翠创业致富并帮困助弱的动人事迹赢得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各种誉接踵而至。2004年被随州市妇联评为“巾帼致富带头人”,2006年被随州市总工会授予“扶贫帮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随州市“首届十佳农民”荣誉称号,2003年以来一直是广水市妇联树立的优秀女典型,先后被授予“巾帼科技致富女能人”、“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十大杰出女性”……荣誉和收获并没有使刘家翠自满,今天的妇女养猪协会和兴牧公司在她的带领下正以崭新的姿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拓展服务领域,一个救助弱势群体、带动全市养殖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描绘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