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国内反刍 查看内容

鲜奶市场回暖 奶农散户渴望进乳企大门

2010-8-27 15:29| 发布者: 黄洁| 查看: 1901| 评论: 0

  虽然鲜奶市场已经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而逐步回暖,但为确保鲜奶质量,乳制品企业的大门却对一家一户的奶牛养殖户牢牢关闭,于是这些养殖户面临着不形成规模就继续亏损的艰难处境。

  市场回暖 奶牛数量减少

  “如果不是今年3月份与某大型奶制品企业合作使得鲜奶价格和销路都不再发愁,我也准备在5月份将100多头奶牛处理掉,因为已经赔不起了。”8月20日,葫芦岛连山区一家牛场的苏场长历经近两年的煎熬后,脸上表情显得少有的轻松。虽然养殖场仅有150头奶牛,但却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养殖场,因为那些数百头规模的养殖场因难以承受市场不景气带来的亏损,都先后将牛处理了。

  那么究竟亏损到什么程度?苏场长说,不用说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最严重时出现的倒奶杀牛的情景,光算经济账养殖户也承受不了。牛奶价格最低时每公斤只有1.6元,一头牛一年能产奶4000公斤,按这个价每头牛卖奶可收入6400元。但这个收入仅够支付一头牛一年精料的费用,其他粗料、辅料、人工等费用还得700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头牛一年得赔7000元。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厂长老苏亏损了70万元。他说,这种亏损对于规模大的养殖户来说很难承受,因此把牛处理掉至少可以不赔钱。一家奶制品企业的奶业监管员说,事件给养殖户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对乳制品企业也带来重创,因此,直接影响到对奶源的需求。

  今年初,鲜奶市场回暖复苏。老苏说,现在鲜奶价格是每公斤3.21元。按照这个价格约有15%的利润,市场价格到9月底还会小幅上涨。

  散户渴望走进乳企大门

  奶业市场回暖复苏,奶源争夺日渐激烈,对于困境中的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个解脱和扭亏为盈的希望。但是,国家为确保鲜奶质量而出台的政策却是他们不能越过的门槛,这个政策就是乳品企业必须收购养殖小区的鲜奶。

  一家在葫芦岛地区负责售鲜奶的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鲜奶的质量不出问题。针对一些养牛散户牛奶是不收购的,因为规模不够,卫生质量无法保证。规模化养殖场因集中饲养、集中防疫,使得奶质有所保证。

  记者了解到,非小区养殖户现在面临两难选择。由于奶制品企业要求严格,一些养奶牛的饲养户面临鲜奶销售的困境,只能靠每天到市场上少量零售,卖不了的就只能拿回家喂小牛犊。由于鲜奶很难卖出去,又舍不得把牛卖掉,为了不亏损,一些奶农便只好少喂甚至不喂精料,让牛少产奶以至不产奶减少亏损。现在,很多散户渴望走进乳企大门,增加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8: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