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原料期货 查看内容

外资加入粮食收购战 粮价可能继续上涨

 

7月15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一位农民在小麦田里拣麦穗。

  记者从宁夏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今年全区夏粮播种面积367万多亩,其中小麦306万多亩。经农技部门测定,全区夏粮生产形势喜人,预计总产比去年增加8%。目前,农民抓住天气晴好的时机正在加紧收割夏粮。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

  国企、外资抢购 资本集中流入

  谁在抄底中国粮价

  自6月中旬开始,小麦收购价一路攀升,国内粮价开始了新的一轮上涨。粮价上涨直接触动了敏感的通胀神经。7月19日,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出面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外资加入“收购战”

  虽天灾不断,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仍有2462亿斤,仅比去年减产8亿斤,是历史上的第三个好收成。但受天灾影响的并非只有中国,主要粮食出口国如俄罗斯、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略有减产,小麦价格近来涨势如虹,期货价在短短不到一个月内飙涨30%,并在上周创13个月来最高价。

  据悉,一份由国家粮食局撰写的有关粮价上涨原因的调研报告本月中旬已上报国务院。该报告对推高小麦价格的多种因素作了全面分析,其中明确指出,国家粮食收储的头号“主角”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7月10日,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小麦3480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976万吨,占收购总量的8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夏粮收购并非只有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外资企业也加入到“抢粮潮”行列。世界粮油巨头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资的“益海嘉里”粮油项目正式落户中原粮仓。今年“三夏”期间,“益海嘉里”首次在山东、石家庄等地介入粮食收购环节,而且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一般每斤高5厘钱左右。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参与政策性收购主体的增多,特别是中粮、华粮等国资巨头的加入以及以“益海嘉里”为代表的外资企业进军中国粮食收购市场,竞争性收购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图表:上半年全国夏粮减产0.3% 新华社发

  资本扰动粮价

  粮食收购大战直接导致收购价高于国家托市价,这在往年是从没出现过的。以江苏省为例,从收购价格看,每斤比国家托市收购价格高0.08元左右,比去年提高0.11元左右。因为存在强烈的涨价预期,农民的惜售心理也越发严重。其实自小麦收购开始,市场价格就高于国家收购价,但因为惜售缘故,一直有价无市。

  粮食价格上涨,国家粮食局负责人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今年气候条件极端异常。二是国内物价总体呈上升趋势,粮价上涨预期较强。但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资本流动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他表示,当前国家正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楼市、高耗能产业受到国家调控,从中退出的资金需要寻求新的投资渠道,而农产品市场因其规模小、易操作,成为这部分资金的最好去向。

  杨建文认为,粮价上涨,是生产成本、天气因素、调控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表示,粮价之所以被推高,一方面,农产品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而一些企业的进货成本也在上升。另一方面,大旱、倒春寒天气对粮食生产极其不利。

  通胀压力不大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粮价可能继续上涨,但随着新粮上市,粮食供应量增加,粮价会逐渐趋稳。

  业界猜测,粮价上涨,通胀预期也在不断加大。不过,杨建文表示,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加上一些对农产品的调控措施,还不至于引发通胀。此前,炒大蒜、炒绿豆是因为资金退出楼市、股市后,暂时停留在大宗商品。“虽然通胀往往由农产品价格引发,但目前经济形势并不明朗,价格也不会过度上涨。”

  而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彭理正告诉记者,虽然粮价第三季度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粮价上涨的空间不会太大,而国际粮价也会随之下降。目前来看,旱灾、水灾虽然会对粮价造成影响,但产粮大省并未受灾,粮食产量不会出现多少波动。“针对市场上农产品的囤积、炒作等行为,国家也在严厉打击,而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更不会引起通胀。即便粮价持续上涨,国家也不会置之不理。”

  “换句话说,一旦通胀预期加强,种植农户可能就会囤积粮食导致供应减少。此外,楼市调控政策成效逐渐显现,房价将进一步下降,也给通胀预期降了温。最终通胀预期还得由资产价格和经济因素说了算。”杨建文说。(国际金融报 潘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5 10: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