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现代化的奶牛生产基地 15时,是巨浪牧场兴兴奶牛小区奶牛集体榨乳时间。骄阳下,奶牛们三五成群或排成一队,悠闲地来到--ADV_CONTENT--榨奶站里自己固定的位置上,经过喷淋清洗,牛奶通过自动榨乳器汩汩流入密封罐内。在巨浪牧场,这样的奶牛小区有4处, 农场现代化的奶牛生产基地 15时,是巨浪牧场兴兴奶牛小区奶牛集体榨乳时间。骄阳下,奶牛们三五成群或排成一队,悠闲地来到<--ADV_CONTENT-->榨奶站里自己固定的位置上,经过喷淋清洗,牛奶通过自动榨乳器汩汩流入密封罐内。在巨浪牧场,这样的奶牛小区有4处,400多头奶牛集体住进了“公寓”。 齐齐哈尔农垦分局巨浪牧场坐落在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之间,属扎龙湿地的缓冲区。曾经的巨浪牧场,由于土壤盐碱沙化严重,职工种地年年赔钱,牧场的基础设施更是千疮百孔,道路年久失修,房舍破烂不堪。如今,作为齐齐哈尔农垦分局第一个消除作业区、居民点的农牧场,这里的居民过上了牛进“公寓”、人住高楼的幸福生活。 养牛大户吕晓萍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去年她养的牛生了22个牛犊,现在她家有57头牛,一头牛的经济效益就能达到5000元。提起从前,吕晓萍记忆深刻:“以前我们就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养牛,人畜在一起,养殖环境脏乱差。遇到下雨天,奶送不出场区,就倒了喂猪,真是心疼啊。”吕晓萍边说边让记者看她现在养牛的环境——“牛公寓”配备了自来水、饲料库等先进的设备。 场长李建明介绍,过去,牧场家家户户在院子里养牛,整体搬迁进场部住楼房最大的难题就是牛。 奶牛业是牧场的支柱产业,是老百姓的“饭碗”,只有牛住进“公寓”,人才能踏踏实实住进楼房。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牧场率先建起了49栋近20万平方米的奶牛公寓,小区配套设施齐全,有13个技术员加以技术指导,可实现“挤奶、交奶、防疫、治疗、配种、结算奶资”六不出区,奶牛集中饲养率达到68%。 “牧场有全省最大的集中榨奶站,是伊利乳业投资200万元兴建的,可同时容纳96头奶牛。咱们奶牛小区奶价每公斤3.25元,方圆几百里巨浪的奶价是最高的。”李建明兴奋地说。 奶牛小区不仅解决了职工群众生产上的后顾之忧,更增加了养牛收入,入住楼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2006年至2009年,牧场共投资近6000万元开发建设11栋住宅楼,整体搬迁了4个作业区。牧场居民于国志的妻子于大娘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建筑面积76平方米的楼房,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住了20多年土房的她,不无感慨地说:“住进楼房,夏天下雨不用再担心屋子漏雨了,冬天也不用再扒灰、抱柴火、烧火了。”牧场给搬迁户出台了极优惠的政策,原土房每平方米补偿270元,原砖房每平方米补偿330元,购楼每平方米再补贴200元,很多搬迁户只花了装修房子的钱就住进了楼房。目前,全场已有近550户告别了泥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