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候选者朱世恩 “德为师之本”,作为教师,自身德行修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回顾以往,自1995年留学回国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各方面一直秉承严以律己、凡事认真负责;在学校从教十余年来,我未随便调动过课程,也未曾迟到过。 为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正直的人。因此,不论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之间,我都非常注重自身形象,力求用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我秉承的信条是:“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教师“完美形象”的努力树立,是学生喜爱课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在每次上课前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板书,并保证提前十分钟进入教室;从教十余年来,始终做到上讲台前整好衣装、扎好领带,保持衣冠整洁,赢得学生们的普遍尊重与赞扬。 多年来,我一直把教学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效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采用课前提出问题、讲授时加以分析、课后进行讨论与消化的方式,启迪学生思维,并使其达到与教师的同步。如授课设计到“生殖激素”章节时,我结合学生自身发育的特点,首先提出“为什么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大家踊跃发表意见,然后讲解生殖激素分泌特点、生理作用及调控规律,并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生殖激素作用机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对每位学生都做到认真对待,并坚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04级动科专业022班一名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产生厌学情绪,我了解情况后对其进行反复教导,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与该学生谈心,逐步使其建立奋发向上的信心,并使他最终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认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这里所说的自学,并非对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而是有目的、有引导性的培养其形成自发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如“家畜繁殖力”章节,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有很高实用价值,但整章涉及公式较多,课堂讲授枯燥,学生兴趣不大,我便在教学中先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和到畜牧场调查,然后写调查报告,结果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掌握更为全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主讲的《家畜繁殖学》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均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很多内容(如:胚胎移植、克隆等)课堂讲授起来相对比较抽象,而实验课又不能尽然满足需要,为解决此问题,我结合科研资料,利用业余时间这部分内容教学内容制作成光盘,使之形象化,增加直观感和立体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另外,我还组织兴趣小组,利用晚上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开展动物的超数排卵、体外受精、胚胎发育培养、胚胎质量鉴定、胚胎冷冻与胚胎移植等综合性实验,并让学生写综合性实验报告。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法让他们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今后的学习、科研很有益处。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德建设的另一个重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若想搞好教学,单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因此必需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担任主讲教师工作,共同提高。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本课程组青年教师在讲课前进行试讲,注意培养他们如何写教案和制作多媒体,并从幻灯片制作、内容讲解和逻辑感等方面提出问题,不断帮助其提高授课效果。此外,我还提倡本组青年教师互相听课,认真总结经验,学习课堂教学方法,使得本组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如:曾申明老师获得2005年学校第五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最佳教学演示奖,并于2007年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理工A组二等奖。 多年来,我的努力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在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中,我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此外还曾多次荣获学校教学评优“杰出教师”、“优秀教师”、“魅力教师”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我感到很惭愧,深感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尚有许多需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深知惟有不断武装自己,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才能无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愿切实模范履行师德公约,以身作则,赢得学生尊重和信赖,以高尚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莘莘学子,为我挚爱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