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扬州民营企业家族中,邗江区牧羊集团在自主创新方面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企业。早在2005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拥有总资产7亿元,稳坐全国饲料机械的“头把交椅”,列世界同行业第三。牧羊集团坚持科学发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扬州市重点工业企业、江苏省著名企业集团、全国30强饲料机械企业,牧羊集团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让这样一家企业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正是“自主创新”。 “艰难创业”与“牧羊创造” 牧羊集团的前身,是1967年成立的邗江粮食机械修配厂。由于没有定型产品,一个四五十人的小厂成天忙着找米下锅。1979年10月,牧羊第一台粉碎机和第一台混合机正式问世。那天,群情振奋的牧羊人放着鞭炮,不约而同地敲锣打鼓跑到县政府报喜。有了自己的定型产品,牧羊人迈出了饲料机械制造业的第一步。当年,粉碎机、混合机实现销售几十台,销售收入近百万元。这仅仅是牧羊的发端。虽然实现了销售的突破,但没有一个研发人员、没有专业销售队伍、没有稳定客户群。牧羊做的是按图纸“依葫芦画瓢”的简单而重复的工作。从1996年牧羊正式组建集团起,最近10年间,牧羊人加强与无锡粮科院、武汉粮科院、江南大学、中国农大等单位合作,通过不断“借楼爬梯”、“借鸡生蛋”完成技术上的积累和跃升,不断做强主打业务。当今饲料机械行业的新产品研发周期不断缩短,产品技术迅速升级换代,如果一直在“仿”、“借”技术上睡大觉,早就被市场淘汰出局了。2002年,牧羊在“国退民进”完成之后,开始自主研发,在饲料机械的前端和后端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数十项重大技术创新,一改过去“仰人鼻息”的技术依赖历史。今天的牧羊产品,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容”都远远超越了当年,拥有饲料成套工程、仓储工程、粮食、环保工程、钢结构工程、油脂工程、自动化控制、饲料机械制造等10个子(分)公司的集团化企业,以输送设备、饲料成套工程为优势产品的完整的饲料机械产业链。现在,“牧羊创造”已经走向30多个省、市、自治区,走向世界30多个国家。 “机制创新”与“牧羊速度” 在牧羊,集团董事长李敏悦的一番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前30年,牧羊之所以在逆境中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稳”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但“稳”字也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步子迈得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一直处于小步慢跑的状态。要让步子迈得更快,发展后劲更足,必须要让“羊”跑起来。于是,一场机制改革的序幕拉开了。1996年,牧羊成立集团公司;2002年,实行体制改革;2003年,集团进一步实行两权分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把一个完全的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国资控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内部流转等方式,国有股比例由78.32%逐步下降至3.87%,自然人股东比例由以前的10.49%升至87.19%,实现了经营者持大股。牧羊人深刻体验到,体制问题解决之后,要用现代思维、超前思维、战略思维思考企业的发展道路。近年来,牧羊人加快扩张,既做精做强主业,又适时配套延伸的发展战略,从一个企业发展成一群企业,从一个产品扩大到一系列产品,从一个市场开拓出一片市场。2002年,牧羊人在邗江工业园征用土地150多亩,建立了第4个生产基地。最近,又在邗江新征土地160亩,全力打造钢结构工程和物流装备工程。“创国际一流品牌,铸牧羊百年基业。”牧羊人说,铸百年基业,关键在人才。用人唯才而不唯学历,给员工平等、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近3年间,牧羊共录用了182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牧羊,我们还听到一件新鲜事:公司“逼”着员工接受培训。公司专门成立一个培训科,每年划出近200万元培训预算,按照员工的实际能力进行分配。如果哪个员工一年培训费花不完,在年终考绩时就会受到处罚。每次请专家上门培训,员工黑压压的一大片,培训导师感慨道:企业这么注重学习,何愁不兴旺发达?不仅“请进来”,牧羊人还时常走出去。前年,牧羊与江南大学合办研究生班后,先后输出50多名员工攻读研究生,并先后赴美、法、英、瑞典、日本等国家,接受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和理念的薰陶。现在,通威、希望、正大、唐人神、正虹、六和、大成等著名饲料企业集团都采用了牧羊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最新控制技术。许多用户来到牧羊,都为之惊叹,认为牧羊“代表了国内目前最先进的饲料加工工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主创新”与“牧羊品牌” “走自主创新之路,对牧羊来说,是逼出来的路,也是华山一条路。”董事长李敏悦说。一次,国家主管部门组织全国同行去当时规模较大的某集团公司参观。李敏悦惊讶地发现,这家按照约定只生产后段饲料机械的单位竟然也做起了牧羊的前段产品粉碎机、混合机。“人家已经悄悄地把产品链延伸到了我们的主打领域。”李敏悦的心被刺痛了。“不创新就等于自取灭亡。牧羊人要把羊养得膘肥体壮,就必须勇敢地到前人没有走过的地方寻找更多丰茂的水草。”随后,牧羊专门成立“创新办公室”,负责收集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异想天开”的金点子,一经采纳并取得经济效益,立即给予奖励。仅今年上半年,“创新办”就开出数万元奖励基金。牧羊人还开始了新一轮“新品工程”,自主创新被作为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去年,集团共开发各类新品84项,其中“混合王”双层高效混合机获得中国饲料科技重大进步与应用奖,“超越”微粉碎机等三个产品通过省级科技鉴定,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2002年起,牧羊集团先后投资引进一大批先进的加工设备,如两台大功率进口激光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真空炉、加工中心、美国原装进口装配式钢板仓生产线、数控折弯机、数控枪钻、大立车等,建立行业内屈指可数的专业涂装生产线、大型试验培训基地和酸洗磷化生产线。集团还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在引进颗粒机、膨化机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迅速系列化,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在牧羊产品研发部门,过去是谁设计的图纸越多,谁就能得到更多回报,一天到晚“坐在椅子上打电脑”,与市场绝缘。“研发不盯着市场转,迟早会变成生产图纸的机器。”今年2月,集团把研发中心30多名研发人员“赶”到客户门上,倾听客户意见,吸收后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创造。往后,研发人员的薪酬与个人研发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业绩挂钩。这么一来,牧羊在客户中的声誉大振。许多客户评价说,牧羊把我们当上帝一样对待,即使我们提出苛刻要求,牧羊也从不打回牌。如今,牧羊的客户群越来越庞大,通威、正大、希望、恒兴等国内10多家以及美国嘉吉、英国ABN、韩国希杰、瑞士金钱等国际著名企业,在牧羊的国际化战略中熠熠生辉。(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