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水产 水产快讯 国内水产 查看内容

千里冰封黄渤海北方水产品春节前或暴涨

2010-1-27 10:35| 发布者: 曹锦萍| 查看: 636| 评论: 0

    30年一遇的海冰灾害正在使黄渤海遭受着严峻的考验———一条条渔船牢牢地被海冰封住、几十厘米厚的冰层随处可见、交通受阻、临海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

“千里冰封”一片银白冰情30年来最为严重

    记者在大连金州湾看到,整个金州湾已经全部结冰,近岸处的沿岸冰堆积物厚度已经超过1米,而处在近乎同一纬度的杏树屯中心渔港,港池几乎完全被冰封,靠港的几十条渔船已经完全无法出航。

    在营口鲅鱼圈渔港以及锦州中心渔港,海上已经是“千里冰封”,一片银白,看不到海水,一条条渔船牢牢地被冰封在海里。营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威良告诉记者,营口鲅鱼圈渔港曾被称为我国最北部的不冻港,但今年局部海冰最厚达1米左右,是30年来第一次遇到。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介绍的情况表明,平均冰层比往年加厚一倍,在大凌河口和大有渔港岸边最厚冰层达到1米,小凌河口和中心渔港近岸冰层平均厚度为30厘米-50厘米。

    据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相关人员介绍,此次黄渤海冰情是3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其主要特征是发生时间早、发展速度快、分布范围广。渤海及黄海北部进入严重冰期时间较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由初生冰期到严重冰期时间很短,有些地区仅为1-2天;海冰分布范围比往年同时期明显增大。

影响和损失不容忽视

    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副司长王华告诉记者,冰情的加重对沿海各地的海上交通、水产养殖、石油生产等涉海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目前沿海绝大部分近海捕捞业船只已经停航,存在部分船只被冰冻损坏的情况,一些航标灯、灯塔等设施被严重毁坏,归港的渔船多数已被冻住,随着冰情发展和气候变化仍然存在被海冰损坏的危险,海冰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海上交通造成的威胁依然很大。

    营口市在渔港内被冰封的300多条较大型渔船,已发现一些船内设施和船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盘锦市三道沟渔港南端新建的一座灯塔和一个航标灯被海冰推平,相关设施全部损坏消失。据统计,目前海冰给盘锦市港行设施造成直接损失近10万元。

    营口、盘锦等市渔业部门说,临海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由于雪多冰厚,如渔业养殖不能及时破冰除雪,将造成养殖温度降低和缺氧,导致海产品减产,随着冰情加重,经济损失会进一步增加。目前由于冰期尚未结束,临海养殖的具体损失情况尚无法统计。

警惕海冰解冻后的影响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强冷空气影响环渤海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渤海海冰灾害面积还将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此次渤海湾遭遇的30年来最严重海冰灾害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科学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据介绍,海冰进入融冰期后由于海冰的堆积和移动,也会给海上交通和海上石油平台设施等造成严重影响。如果融冰后再来一场大风,有可能使冻在海上的渔船开裂甚至解体。为此,需要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海冰灾情和发展趋势,对可能造成的危害保持高度的警惕。

    辽河油田提出,气象预报应加强局部区域性预报的准确性。鉴于海冰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和对海洋工程设施的危害,北风使冰层不断向南漂移,在近岸一般看不到厚的冰层,等风向一旦转南风则厚冰层蜂拥而来危害更大。所以对于气象和流冰的规律必须做深入的研究。如果发生超过50年一遇的冰情,预计冰排会对导管架平台和单井井口造成破坏,甚至推倒。

    由于辽河油田滩海气象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需要气象部门及时提供详细的天气预警信息,便于组织生产;同时对极端条件下的海冰处置措施了解较少,需要国家海洋局在气象资料共享、规避海冰危害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连日来,各地海事部门也制定和完善了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及时实施有效救助。并紧急出动破冰船,全方位、分层次地开展“破冰”行动。

    辽宁省政府以及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市也相继建立健全了海洋灾害应急机制,利用多种渠道及时传达预警信息,对渔船进行跟踪监控。到目前,没有出现因海冰灾害所造成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由于黄渤海的冰冻,大量船舶分流到大连港装卸,大连港集团已经做好了准备,保证快装快卸,满足客户的需要,想方设法分担周边港口的困难,解决船东、货主的燃眉之急。

摘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03:2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