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查看内容

毛首线虫病;鞭毛虫病

毛首线虫病;鞭毛虫病
【概述】  毛首线虫的虫体前端呈毛发状,故称毛首线虫。其前部细,后部粗,整个外形又象鞭杆,故又称鞭虫。该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猪的大肠内,对仔猪危害较大,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仔猪死亡。本病遍及全国,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时可导致仔猪死亡。
【病因/病原】  虫体呈乳白色,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头部长而细,内为一串单细胞构成的食道,约占虫体的2/3;尾部短而粗,内为肠道和生殖器官。猪毛首线虫在小猪寄生较多,1.5月龄的猪即可检出虫卵,4月龄的猪虫卵较多,以后逐渐减少,14月龄以上的猪极少感染。夏季感染率高。

【流行病学】  毛首线虫雌虫在盲肠产卵,卵随粪便排出,在体外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猪吞食感染性虫卵后,第一期幼虫在小肠后部孵出,之后进入盲肠,幼虫便固定在肠粘膜上,约经1个月发育成成虫。成虫寿命为4-5个月。猪毛首线虫在小猪寄生较多,1.5个月龄的猪即可检出虫卵,4月龄的猪虫卵较多,以后逐渐减少,14月龄以上的猪极少感染。夏季感染率高。在不卫生的猪圈,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病理学】  病变局限在盲肠和结肠的慢性卡他性肠炎。有时有出血性炎症。严重感染时,盲肠和结肠粘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有时在腹泻的稀粪中混有虫体。

【症状】  虫体以纤细的体前部刺入粘膜内,引起盲肠、结肠的慢性卡他性炎症,有时也有出血性炎症。临床上可见到贫血、腹泻或出血性腹泻。严重时病猪消瘦,皮肤失去弹性,结膜苍白,腹泻,有时排出水样血便并有粘液,生长停滞,步态不稳,最后因恶病质而死。仔猪症状严重。

【诊断】  生前诊断主要依靠粪便检查法,当每克粪便中含有6000个虫卵时,即可以认为已患鞭虫病。临床上有消化紊乱,轻度贫血,肠炎,以至出血性腹泻时,即可怀疑本病,应进行粪检。死后剖检,见大肠中有虫体,即可确诊。
【治疗】  羟嘧啶按2-4毫克/公斤体重拌料一次口服。其它参照猪蛔虫病。
【防治措施】  定期驱虫,特别在流行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要定期驱虫。其次搞好粪便管理,堆肥发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5 22:5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