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查看内容
片吸虫病
【概述】  肝片吸虫病主要是牛、羊等的寄生虫病,分布相当广泛,病原是肝片吸虫,这种虫有时也可能寄生在猪的胆管中,但比较少见。
【病因/病原】  肝片吸虫长20-30毫米,宽5-13毫米,外观呈叶片状,灰褐色。前端部有呈三角形的锥状突,锥状突的基部后方,向两侧扩展形成“肩”。自“肩”至虫体的中央部附近最宽,向后端逐渐狭窄。

【流行病学】  成虫寄生在宿主肝脏的胆管中,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与粪便混和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环境下孵化成毛蚴。毛蚴在水中遇到中间宿主锥实螺即钻入其体内,最后发育成为尾蚴。尾蚴钻出螺体,在水中很快就分泌粘液把自己包裹起来成为囊蚴,附着在水草上或在水中漂浮。囊蚴随水或水草被动物吞食后,蚴虫即钻入动物的肝脏胆管中,逐渐发育为成虫。
【病理学】  寄生虫数多时,胆管显著扩张,管壁肥厚并突出于肝脏表面呈曲张膨大的条索。
【病理学图】
【症状】  寄生虫体少量时往往不表现 症状,寄生虫数多时才表现贫血、黄胆、水肿及消瘦等症状。

【诊断】  怀疑为本病时可以作粪便虫卵检查。
【治疗】  ①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0.1克,1次混饲料中喂给。
   ②槟榔100克、木香25克,煎液汁,空腹1次内服,连服3次,或鸦胆子50克,大茶药(干燥)15克,生姜15克,水煎服。
   ③贯众50克,煎法,1次灌服,连服3-4次。
【防治措施】  不用生猪粪给水生植物施肥。在流行地区,以病猪及时治疗,尽可能不用生的水生植物喂猪。人群以20岁以下的青年和儿童感染较多,多数通过生食菱角、荸荠、荠白而感染,也有10.3%-12.8%是饮水感染。潜伏期1-3个月。因感染程度的不同,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主要表现慢性腹痛、腹泻、营养不良、浮肿、精神不振、乏力等,应及时治疗。因此人们应注意个人卫生,吃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时,应去皮煮熟后食用,不饮生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6 22: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