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球首线虫病
球首线虫又称钩虫,属钩口科球首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 一、虫体特征与生活史 本属虫体粗短,口孔呈亚背位,外形有角质环。虫卵为卵圆形,灰色,卵壳很薄。长沟球首线虫,雄虫长7毫米,雌虫长8毫米,口囊内无齿。萨摩球首线虫雄虫长4.5—5.5毫米,雌虫长5.2—5.6毫米,口囊内有两个齿。椎尾球首线虫雄虫长4.4—5.5毫米,雌虫长5—5.7毫米,口囊内有两个亚腹齿。其发育史可能与其它钩虫相似。 二、临床症状 表现进行性贫血,肠卡他,严重感染时消瘦、消化紊乱,粪黑色,发育受阻。 三、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贫血、水肿、肠粘膜有时有出血点和溃疡,有附着的虫体。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粪便检查(漂浮法)可发现虫卵。拉稀时或用轻泻性泻剂或饲料,可在粪中见到虫体。在临床诊断中应注意与肠卡他、猪结节虫、姜片吸虫、钩头虫等病鉴别。 五、防治措施 搞好圈舍及环境卫生,猪粪堆积发酵灭卵。有计划定期驱虫,在治疗可用: 1、噻苯唑每千克体重50毫克/次,每日1次,连用3次。 2、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20毫克/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