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查看内容

猪野兔热;土拉杆菌病;兔热病

猪野兔热;土拉杆菌病;兔热病
【概述】  野兔热又名土拉杆菌病或兔热病,由土拉弗朗西斯氏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热性传染病。本病最初在野生啮齿动物,尤其在野兔中流行,故又称“野兔热、兔热病”。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脾和其它内脏的坏死变化。
【病因/病原】  野兔热病原为土拉弗朗西斯氏菌。这是一种多形态的细菌,在患病动物的血液内近似球状,在培养基中则可呈球状至丝状。不能运动,不产生芽胞,不形成荚膜。革兰氏阴性,美蓝染色呈两极着色。需在含胱氨酸、半胱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添加血液等才可长。
【病因附图】
【流行病学】  本病的主要传播源为野兔和啮齿动物,其它野生动物、家畜、家禽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但未见有人传染人的报道。其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蜱、蚊、蝇、虻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人畜还可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饮水、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或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饮水、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或因吸入带菌的尘土经呼吸道感染。本病在野生啮齿动物中呈地方性流行,但不引起严重死亡。家畜发病一般只有个别或少数病例病出现。
【病理学】  淋巴结肿大、发炎和化脓,支气管肺炎,肝、脾等器官有的可见灰白色坏死性肉芽肿结节散在。
【病理学图】
【症状】  潜伏期为1-9天,小猪较为多见。临床症状主要为体温升高至41度以上,精神萎靡,行动迟缓,食欲不振,腹式呼吸,有时咳嗽,淋巴结肿大、发炎和化脓,支气管肺炎。
【症状图】
【诊断】  (1)微生物学诊断:从可疑病畜或尸体采血液、淋巴结、肝、脾、肾的病变组织,作成悬液注射于豚鼠或小鼠的皮下,豚鼠一般经4-10日死亡,剖检肝、脾有多发性坏死灶。采血液和病变组织分离细菌,如第一次不能得到纯培养,应再移植2-3次。鉴定主要借助于培养特殊需要,在蓖麻醇酸钠内的溶解性及对特异抗血清的凝集反应或对荧光抗体反应。
   (2)血清学诊断:家畜发病后第2周,血清的凝集滴度显著升高且长期保持。采用疑似病畜血清与本菌抗原作凝集反应试验,如滴度均增高则为本病。此法尤适用于畜群的普查。本菌与布鲁氏菌可发生交叉凝集反应。如与变态反应同时进行,则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变态反应试验:用土拉杆菌素0.2毫升注射于猪尾根皱褶处皮内,24小时后检查,如局部发红、肿胀、发硬、疼痛者为阳性,但有一小部分病畜发生反应。
【治疗】以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和土霉素有效。
【防治措施】  预防应驱除野生啮齿动物和吸血昆虫。本病发生后应隔离病畜,消毒场舍用具,进行凝集反应试验和变态反应试验,直至全群变为阴性,并将吸血昆虫驱除之后,方可认为康复。从事打猎、养羊、杀羊、处理肉品皮毛和从事本病工作的人员,可通过接触、水、食物和吸血昆虫的媒介而感染。经约5天的潜伏期后发病,表现头痛,波浪型热,体表淋巴结肿大,病程约3周。预防须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及被污染的环境,有关工作人员应注意防护,可疑的肉品及其它产品必须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利用,更积极的措施是清除传染源和传染媒介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8 02: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