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日本乙型脑炎;乙脑 【概述】 该病是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猪发病后的临床特征为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公猪表现为睾丸炎。有明显的季节性。传播媒介为蚊子。该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该病首先发生于日本。 【病因/病原】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为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对脂溶剂敏感。能凝集鸡、鸽、鹅和绵羊的红细胞。可用多种细胞单层进行培养增殖,也可用鸡胚培养。该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的抵抗力差。常用消毒药即可杀灭,56度30分钟可灭活。
【流行病学】 多种家畜和禽类均可感染本病,包括人。其中,猪感染该病毒后,病毒在其体内大量增殖成为其它动物和人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蚊子、蜱叮咬传播。野禽和其它哺乳类以及冷血动物也可散播该病。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尤以7-10月份蚊子活动猖獗的季节多发。 【病理学】 妊娠母猪感染后,其新生弱仔或死胎的剖检病变为脑水肿,皮下水肿,胸腔积水、腹水,脏器浆膜斑点样出血。淋巴结瘀血。肝脾有坏死灶。脑膜和脊髓充血。中枢神经组织多处发育不良。如脑水肿时,大脑组织变薄,小脑和脊髓发育不良。公猪感染后,可见睾丸鞘膜腔内有大量粘液,副睾边缘和鞘膜脏层出现纤维性增厚。 】 【症状】 猪常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41度,呈稽留热,持续几天至十几天。病猪精神萎顿、嗜眠、喜卧。食欲逐渐恢复正常。有的怀孕母猪在预防产期不见腹部和乳房膨大,不泌乳。公猪感染后,初期高烧,后可见睾丸肿胀,多呈一侧性。 【症状图】 【诊断】 本病的诊断要点为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7-10月多发。母猪分娩时可见大小不等的死胎和木乃伊。公猪有睾丸炎。妊娠母猪及仔猪感染后,一般无典型的临床表现。流产胎儿病变为神经组织发育不良。血清学检查为抗体阳性。确诊应分离到病毒。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弓形体感染及猪瘟等。 【治疗】 目前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防治措施】 给母猪群定期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该病的切实可行方案。如能配合杀灭蚊蝇、除蜱可取得较好的防制效果。一般免疫程序为在蚊子活动之前就进行免疫接种。种猪群在3月初免疫后,间隔2-3周再加强免疫1次。后备公母猪群配种前再免疫接种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