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查看内容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
一、流行病学
本病仅发生于猪,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由分泌物、排泄物排出病毒,造成本病流行,自然传染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污水等。不分年龄、季节,仔猪一周龄后易感性逐渐增加。发病率、死亡率高,病猪主要是急性经过,以后流行趋向低潮。猪群有一定免疫性,发病率、死亡率则较低。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7—10天,短的16小时—2天,长的21天。
1、最急性型:发病急,很快死亡。体温41℃以上,最高可达42℃,稽留不退,皮肤和粘膜发绀和出血,1至数天死亡。
2、急性型:持续高热,结膜潮红,有多量粘性或脓性眼分泌物,甚至将两眼粘封。口腔粘膜苍白或发绀,齿龈、口角、会厌、阴道有出血点。皮肤上有出血点或斑,常见的部位为耳、颈下、四肢、腹下及会阴等毛少的部位。粪便干燥呈小球状,以后排液状便,常带有粘液或血液。有时发生呕吐,喜卧,有时昏睡,叩食叫唤吃食即能应召而来,仅嗅闻或嘴入盆但不采食即离去再睡。公猪包皮积尿液,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混浊的液体。幼猪可见磨牙、运动障碍及痉挛等神经症状。有的感觉过敏,触动时发尖叫声,急速爬起,跑开。常在短期内死亡。
3、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体温先升高后下降又再升高,皮肤有明显出血点,耳、腹下、四肢、会阴有陈旧性出血点,也有新出血点,后驱无力,走路摇摆。整个病程和缓,有时好转。病程约3—4周。
4、温和型(非典型型):常见于猪瘟预防接种不及时的猪群和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临床症状轻微,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典型,病程长,但致死率、发病率高。便秘,粪便呈紫黑色,干小球状,废食或少食,表情呆滞,被驱赶时站立一旁,呈弓背或怕冷状,全身发抖,行走无力,体温41℃,眼有多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苍白,有散在出血点,两耳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口腔粘膜出血,肛门松弛。
5、慢性型:体温40℃以上,时高时低,食欲不振,拉稀,有时近于失禁,尾及后腿有粪污,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消瘦贫血。行走缓慢,好卧,并有颤抖,有的皮肤出现紫斑,有的能康复,但生长缓慢。妊娠母猪感染后,引起死胎、木乃伊胎、早产或产出弱小的仔猪,数天后死亡。病程一个月以上。
三、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常无明显变化或仅能看到粘膜充血或出血点,肾及浆膜有小点出血,淋巴结轻度充血、肿胀。急性型皮肤、浆膜、粘膜及各实质脏器上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或斑。腹腔内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呈弥漫性或周缘性出血,但中心仍呈灰白色,切面颜色如同大理石样观。肾脏变淡,皮质部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似雀卵,肾、脾肿大,紫黑色的出血性梗死。膀胱、喉头粘膜有许多出血点,膀胱内积有暗红色的尿液。肠粘膜,尤其是回肠后部、盲肠及回盲口部可见到数量不等的轮层状溃疡,病程稍长病例,可见纤维素性肺炎或坏死性化脓性肺炎,肺胸膜粗糙,胸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液。慢性病猪出血性病变轻微,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明显。在回肠、盲肠、结肠见到轮层状的钮状溃疡,突出于粘膜面,中央低陷,色黑或褐色。断奶仔猪的肋骨末端与软骨交界处发生钙化,可见有黄色骨化线。常见有纤维素性肺炎变化,病变部常有坏死灶。温和型病例常见不到上述典型或轻微变化。口腔、咽喉部出现坏死,脑膜淤血,脑膜下水肿及轻度非化脓性脑炎,回肠末端有条纹状出血。
四、诊断
首先应从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尸体剖检几个方面进行诊断,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实验室诊断和病毒学诊断,特殊需要,可进行动物接种试验。
临床诊断,在流行开始时,猪群中仅有一、二头发病,此时如病猪症状急剧,体温显著升高,应尽快就近隔离进行观察治疗试验。在诊断中应注意与败血型猪丹毒、急性副伤寒、弓形虫病、急性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败血病区别。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预防注射、新猪引进、饲料来源及邻近猪群的健康情况;注意传染性、发病率、致死率、治疗效果和发病年龄。尸体剖检见有猪瘟病理变化。
一般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血液学、细菌学、组织学检验。病毒学诊断,有直接和间接荧光抗体法、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等方法。动物接种试验,仅用于特殊需要,不能作为一般诊断之用。
五、防制
本病目前无治疗药物。防制猪瘟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即加强预防接种,搞好饲养管理,加强检疫和防疫,做好猪场卫生和消毒工作。
1、做好猪瘟预防接种,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尤其要掌握好首次免疫时间。哺乳仔猪可通过母乳、特别是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因此首次免疫接种应在母源抗体消失后或即将消失之前进行。并在免疫抗体即将消失,再次免疫。种猪、母猪每年免疫一次。我国现有的猪瘟苗有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猪瘟兔化弱毒细胞培养冻干苗、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弱毒三联苗,在使用前详看说明书应用。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不要随便让人进入猪场。对哺乳仔猪要给予全价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泔水应充分煮沸后再喂。
3、加强检疫、防疫,防止从外地引进病猪,实行自繁自养,由外地引进新猪时应到无病地区选购,做好预防接种。隔离观察2—3周,确认健康方可入群饲养。
4、发现病猪,应立即封锁疫点,禁止猪只流动,病猪扑杀,病猪圈舍、用具用2—3%火碱液消毒,污染的饲料、褥草应焚毁。对猪群其余可能感染未出现症状的猪及疫区、受威协区猪应作紧急预防接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田永胜 2008-11-15 00:47
详细全面,以前见到的都是分成三种病程,这边分了五种,而且症准备到位,适合学习。
引用 杰克 2007-7-31 21:41
你觉得超免怎么样?

查看全部评论(2)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6 21:3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