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查看内容

猪布鲁氏杆菌病

猪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本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妊娠猪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灶、睾丸炎和副性腺炎。
一、 流行病学
牛、猪、山羊易感性较高,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由消化道感染,有时也通过创伤的皮肤、结膜、阴道等感染。吸血昆虫叮咬也可传播本病。猪主要通过交配感染,母畜感染后2次流产少见,但也有连续几胎流产者。布氏杆菌通常分牛型、羊型和猪型布氏杆菌。猪对猪型布氏杆菌最易感,羊型对猪也有致病力,牛型对猪没有毒力。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见于牧区。
二、临床症状
最显著的症状就是流产,多发生在妊娠4—12周,有的在妊娠2—3周即流产,有的接近妊娠期满即早产。易造成不孕,见木乃伊胎、死胎、正常仔。早期流产常不易发现,因母猪常将胎儿连同胎衣吃掉。流产前兆症状常见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阴道流出粘性或粘脓性分泌液。流产后胎衣滞留情况少见,子宫分泌液8天内消失,有的胎衣滞留引起子宫炎和不育。公猪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全身发热,局部疼痛不愿配种,但逐渐发生。皮下脓肿、关节炎、腱鞘炎、后肢麻痹。
三、病理变化
母猪子宫黏膜有许多粟粒大黄色小结节,胎盘上有大量出血点,表面有一层易剥离的黄灰色渗出物。流产的胎儿皮下水肿,脐部尤明显,有时见败血病变化,胃内容物有的呈黄色黏稠浑浊液,脾和淋巴结肿大,胸腔有浆性渗出液,皮下、肌肉的结缔组织有出血性浸润。胎盘显著肥厚,由于水肿如肉冻状,布满出血点,有时出现溃疡、坏死或结痂。
公猪睾丸肿大明显,睾丸膜常与皮下组织粘连,切面有坏死病灶和脓肿,有时精囊发炎。
四、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流产胎儿、胎衣的病理损害,流产前病症表现,流产胎衣具有明显病变,流产后流出红色黏液、胎盘明显肥厚,皮下呈浆液性浸润,公猪睾丸炎,肿胀、疼痛,关节炎,有助于布病诊断。
2、实验室诊断
除流产材料的细菌学检查外,常用试管凝集试验、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变态反应等。
3、鉴别诊断
与相同症状的疾病鉴别,如胎毛滴虫病、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衣原体等都可能发生流产,应注意区别诊断。
五、防制
对于感染本病猪,目前尚无很好治疗方法,对贵重病猪可用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和磺胺类药治疗,也可用2.5%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乳酸诺氟沙星试治。只有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定期检疫,及时淘汰病畜。不要随意引进生猪,着重体现“预防为主”原则,在未感染地区坚持自繁自养。对引进的猪隔离两个月,同时进行布病检查。一经发现即应淘汰。
目前免疫应用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苗,对牛、羊、猪都有较好的免疫力,毒力稳定、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6 21: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