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锌缺乏症 【概述】 锌缺乏症是饲料中锌含量绝对和相对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状,又称皮肤不全角化症。该病是一种慢性、非炎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生长缓慢、皮肤角化不全、繁殖机能障碍及骨骼发育异常为特征。本病发病率高,但一般无死亡。 【病因/病原】 (1)由于饲料中锌含量不足所引起,我国北京、河北、湖北、湖南、陕西等省市缺锌面积达30%以上,华北平原大片土地缺锌。 (2)主要是因为其它因素干扰锌的吸收利用,如机体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特别是慢性胃肠疾患时,可妨碍锌的吸收,饮料中微量元素含量高等。 【病因附图】 【流行病学】 【病理学】 【病理学图】 【症状】 猪只生长发育缓慢乃至停滞,生产性能减退,繁殖机能异常,骨骼发育障碍,皮肤角化不全;被毛异常,创伤愈合缓慢,免疫功能缺陷以及胚胎畸形。病初便秘,以后呕吐腹泻,排出黄色水样液体,但无异常臭味,猪只腹下、背部、股内侧和四肢关节等部位的皮肤发生对称性红斑,继而发展为直径3-5毫米的丘疹,很快表皮变厚,有数厘米深的烈隙,增厚的表皮上覆盖以容易剥离的鳞屑。临床上动物没有痒感,但常继发皮下脓肿。病猪生长缓慢,被毛粗糙无光泽,全身脱毛,个别变成无毛猪。脱毛区皮肤上常覆盖一层灰白色,严重缺锌病例,母猪出现假发情,屡配不孕,产仔数减少,新生仔猪成活率降低,弱胎和死胎增加。公猪睾丸发育及第二性征的形成缓慢,精子缺乏。遭受外伤的猪只,伤口愈合缓慢,而补锌则可迅速愈合。 【症状图】 【诊断】 依据日粮低和/或高钙的生活史,生长缓慢,皮肤角化不全,繁殖机能障碍和骨骼发育异常等临床表现,以及补锌的疗效迅速而又确实的特点,可建立初步诊断;测定血清和组织中锌的含量有助于确定诊断。土壤、饮水、饲料中锌及相关元素的分析,可提供病因诊断的依据。但是应注意与疥螨性皮肤病、渗出性皮炎、烟酸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等疾病相区别。 【治疗】 每日一次肌肉注射碳酸锌2-4毫克/公斤体重,连续使用10日,一个疗程即可见效。内服硫酸锌0.2-0.5克/头,对皮肤角化不全和因锌缺乏引起的皮肤损伤,数日后即可见效,经过数周治疗,损伤可完全恢复。饲料中加入0.02%的硫酸锌、碳酸锌、氧化锌对本病兼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但一定注意其含量不得超过0.1%,否则会引起锌中毒。 【防治措施】 每日一次肌肉注射碳酸锌2-4毫克/公斤体重,连续使用10日,一个疗程即可见效。内服硫酸锌0.2-0.5克/头,对皮肤角化不全和因锌缺乏引起的皮肤损伤,数日后即可见效,经过数周治疗,损伤可完全恢复。饲料中加入0.02%的硫酸锌、碳酸锌、氧化锌对本病兼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但一定注意其含量不得超过0.1%,否则会引起锌中毒。预防按饲养标准的补锌量每吨饲料内加硫酸锌或碳酸锌180克,也可饲喂葡萄糖酸锌,具有预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