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基本情况:产区豆农惜售,等待国储高价收储,由于我国大豆减产、其它粮食已经提高了收储价格,市场传言大豆也将提高到1.87元吨,所以豆农惜售,政府在了解今年产区大豆种植成本及其它情况,市场预计11月中旬公布收储价格,收储方式,收储是稳定粮食大幅波动的策略,收储将限制豆类深跌。 供应紧张;由于进口大豆延期,导致沿海油厂大豆货源紧缺,豆粕货源紧缺,导致豆粕价格上涨。 需求稳定:目前猪料需求整体良好,需求继续上升,禽料需求由于淘汰鸡、玉米、饲料价高补栏率有所降低,禽料需求稳定回落,水产料下降。 油厂情况:由于11月20日进口大豆才能大量到港,油厂库存豆粕大部不多,不着急出货,饲料厂、经销商大部也无库存,3600元吨豆粕价高,不敢压货,基本随买随用,市场需求可以,这样也抑制短期下跌空间。 利空因素: 国外基本面情况:南美增加大豆播种,并有望提前上市,美总体大豆丰产,这些利空消息已经有所消化,但是预期未来供应压力还需要消化,这将限制美豆上升高度。 国内基本情况:10月份国储已经补贴210元吨,卖出150万吨大豆,11月产区油厂可以提货开榨,这样如果其它地区价格高了,运费合适,就可以卖了,这将弥补部分紧张的局面,国储公布完价格,豆农差不多也该卖货了。 抛储:最近11月3日3750元吨国储抛储大豆还是没什么成交,为什么没有成交,因为大部分买家认为价格不合适,11月进口大豆预期成本价格在3500元吨左右,补贴的大豆在3550左右,大豆贸易商收购也不积极,所以3750以上的价格是不认可的。 大豆进口情况:市场预计11月进口量在325万吨,中国商务部预测称中国10月大豆进口量213万吨,11月大豆预计进口量约234万吨,11月上旬有少量到港,下旬到港量多一些,预计12月更多,所以后期供应压力还是较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