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原料期货 粕类 查看内容

11月份豆粕行情走势预测

  1、期货市场后期走势影响

  美元走势及美豆收割天气人仍是关注焦点。上周五美元走强,且在周一再演反弹强势,并延续至周三,昨夜因美国第三季度经济报告超预期,美元走软推动商品市场上涨,而股市上升也为市场提供助力。从长期走势看,美元现在处于一个漫长的下行通道之中,这次反弹是一次技术性回调,所以未来美元继续缓慢走低的大方向依然不改。这也是本周豆类期货下跌的一个重要方面。上周原油期价在一年后再次站上80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这也一度引起了人们对生物柴油的关注,将焦点再次转回到大豆身上,但本周随着美元走强及原油的回落,生物柴油的概念再次被人们放弃,但并不代表不会再次重提,一旦重提,豆类市场可能又将迎来一个新春天。

  2、全球蛋白粕供需分析

  南美大豆上市前,全球蛋白粕供需局面依旧偏紧

  2008/2009年度,受大豆和棉籽减产影响,全球油料和蛋白粕供应偏紧,其中全球蛋白粕库存使用比(含油料库存折粕)跌至十年来的最低点 0.206(见图)。受此影响豆粕价格上半年展开了一轮反弹行情。大豆价格在此背景下也节节攀高,大大刺激了美国和南美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根据USDA10月供需报告预计,2009/10年度美国大豆将出现创纪录丰产,产量高达8845万吨,增幅为9.54%。但由于上一年度全球油料和蛋白粕期末结转库存均出现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11.83%和18.31%,总体来看在南美大豆上市前,北半球蛋白粕实际供应量仅微幅增加2.29%,见图 。根据USDA10月农产品(000061,股吧)供需报告,我们计算出2009/10年全球蛋白粕总消费量为22085万吨(SME值),较上一年度增长3.23%。假定全年季度消费同比增速一样,那么相比较下,作为四季度主要供应源的北半球蛋白粕供应同比增速偏小,全球蛋白粕供需局面依旧偏紧。

  美元的持续疲软、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都是引发国际豆类期货上涨的重要因素。另外全球蛋白原料的供应趋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总而言之,豆价上涨的因素目前还是存在的。今年前九个月大豆进口量达到32359222t,同比增加12%,但是今年国内大豆市场流通量较去年下降,部分东北油厂开始使用进口大豆,国家雪藏了725万吨。差不多抵消了大豆进口的同比增加量。另一方面,据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饲料产量同比增加3%左右,而目前大豆进口趋缓,后期大豆进口量可能会有所下降。如果去年的国储大豆不能顺利流入市场而今年国储继续收储大量收储的话,国内豆类供应将趋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您可能感兴趣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20: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