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上海金鹏:涨势已显乏力 豆粕陷入震荡

  大豆利多因素功能渐弱

  1、美豆天气炒作作用趋小

  

  据美国农业部10月份报告数据显示,美大豆目前的供需总量为32.5亿蒲,库存2.3亿蒲,低于先前分析师的平均预测区间。这给美豆期市价格的上涨足够支撑。根据美豆的生产情况分析,距离新豆集中上市仍有近两个月时间,南美已经没有大豆可供出口。在这期间投机基金炒作天气以及原油走强等因素的影响,美豆将延续上涨趋势。但是随着收割的不断进行,天气炒作的功能趋小。

  

  2、国家将出台临储收购政策,消息公布恐利多出尽

  

  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10年我国小麦(资讯行情资讯行情)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斤将再提高0.03元,同时继续实施玉米(资讯行情资讯行情)、大豆、油菜临时收储政策。有机构预测新年度收购价格较去年可能有所提高,从国家对于小麦、油菜等农产品000061股吧)的提高补贴情况来看,为保证粮食丰产年豆农种植积极性,国家在去年1.85元/斤的基础上提高收购价格也是有可能的。对市场构成质性利好。市场对于国储收购已经充分消化,从近期的连豆走势上可以看出,市场已经对国储可能提高大豆收购价格的消息有所反映。连豆近期的基本面很难支持盘面走势,21日国储拍卖50万吨大豆,成交仅1800吨,成交价格3750元/吨。表明新豆上市开始,油厂、贸易商加紧收购新豆,而拍卖价格显然无法吸引各需求主体的积极性。而月末前后,收储细则出台,一旦消息公布,如果基本面或者外围市场没有重大利好,期价回落整理通道将在所难免。

  

  3、国内豆类市场整体上供应较为充足

  

  1-8月我国大豆进口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313万吨,环比减28.7%,同比减18.2%。1-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2961万吨,同比增20.6%。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275万吨,环比减少12%,为本年度月底进口量新低估计中国10月大豆进口量料下滑至150万吨,低于9月,而通常中国压榨商每月大豆需求量为350万吨, 说明国内整体的供应上较为充足。

  

  豆及其制成品的利空因素

  

  1、2009/10年度全球大豆将大幅增产

  

  农业部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发布2009年9月大豆市场监测信息。据美国农业部9月份报告,美国大豆2009/10年度将增产8%,达到8830多万吨。行业刊物《油世界》近日称,2009/10年度阿根廷大豆面积将增加140-170万公顷,产量预计增加2000万吨,达到5200万吨;巴西大豆面积将增加50-60万公顷,产量预计增加440万吨,达到6200万吨。美豆价格远期预期利空势必拖累连豆,当美豆集中上市后,CBOT大豆价格将会趋弱,美豆的到港价格低对国内的大豆市场形成压制,这将拖累连豆价格走势。另外美豆粕(资讯行情资讯行情)的市场价格也会跟随美豆下跌。美豆和美豆粕远期价格预期偏弱,因此未来连大豆豆粕价格势必受美盘拖累走低。

  

  2、 临储大豆随时流向市场

  

  国家已经安排黑龙江省150万吨临时储备大豆定向销售给大豆加工企业,支持其开工生产。主要内容是对于可以享受定向销售企业只要交纳100元/吨的保证金后,就可与地方粮食局签订购销合同,企业将在4个月内,从离自己相对比较近的粮库购买大豆用于压榨,从粮库中拿多少大豆付多少钱。而补贴标准是210元/吨。这样年底年这部分大豆将全部流向市场。而国储另外500万吨大豆随时可能流向市场。

  

  3、连豆类主力资金盘踞远期合约空头

  

  从连豆类的主力持仓上看,具有现货背景的中粮集团,长城伟业等期货公司已经盘踞空头的主导地位。豆粕排名前20位的主力持仓,空单持仓远高于高于多单,这也预示着市场上对未来豆粕的价格不是十分看好。

  

  豆粕现货市场

  

  1、从大豆供应看

  

  大豆是豆粕的主要生产原料,大豆受国家的政策限制,价格波动空间缩窄。进口大豆同时受限,数量剧减,9 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260万吨,10月份约200万吨。加上国内油脂库存庞大,油厂多数采取停工的方式缓解库存压力,豆粕的生产停滞,库存减少。因此豆粕供应偏紧给近期豆粕现货价格强劲的支撑作用。

  

  2、国内市场需求支撑豆粕现货价格

  

  国内的豆粕市场需求由7月份的消费淡季,转入9、10月份的消费旺季。随着各大院校开学和国庆双节的到来,市场对肉鸡和鸡蛋以及猪肉等肉制品的需求大增。据农业部畜牧业司数据显示,8 月底生猪存栏量为45816 万头,环比增加1.8%。9月份活猪的出口为15万头,环比增长15.4%,猪肉价格一路走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增强,家禽存栏数量稳中上升,其中华北、山东地区存栏量增速较快。生猪和家禽的存栏量增加,对饲料的需求爆增,养殖业的上升给豆粕需求形成支撑。

  

  豆粕的主要消费就是饲料加工。作为饲料蛋白的主要添加原料,菜粕、鱼粉、豆粕的添加比例会根据成本价格有所调整。近期菜粕供应减少,成本偏高,鱼粉的价格也在9000元/吨,而豆粕价格维持在3400元/吨左右,价格优势确定了豆粕的不可替代性。饲料业的需求是豆粕现货价格上涨的必要条件。

  

  3、上涨压力力重重

  

  豆粕方面,节后两天跳空高走后进一步上涨动能明显减弱。除外盘调整压力外,随着11月之后进口豆数量恢复增加以及近期南方港口陆续有印度豆粕到港弥补10月份到港不足的现象,预期国内现货阶段性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逐渐得到缓解。而后期进口豆成本下降也将抑制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虽然节后现货价格在外盘上涨及油厂挺价刺激下保持走强,但远期大豆将集中到港的预期使得饲料企业采购仍显谨慎。

  

  总结:

  

  在上涨乏力后,豆粕恐陷入区间震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0 12: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