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治技术 解决方案一: □文/ 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曾庆雄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①减少投喂,出现罗非鱼链球菌病情时,减少饵料的投喂,应尽量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保持池塘溶氧充足。 ②有条件的适当降低水温,可有助控制链球菌病的发生。 ③对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按规范深埋,鱼池水未经消毒不能排放。 ④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用二氧化氯或氯制剂全池泼洒,可以杀死水体中的部分细菌。 ⑤内服抗生素只有在病害暴发的早期使用才有效,对发病严重的鱼,由于不吃饲料,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出口备案基地及无公害基地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注意,选用允许、符合出口标准要求的药物,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可选用的药物是盐酸多四环素、穿心连未、诺氟沙星、氟苯尼考粉,使用量按包装说明使用。 由于不同地区、池塘、品种,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介绍的几种药物防治方法仅供参考,各地在选用药物防治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国标渔药,最好请渔医诊断,在渔医的指导下用药。 解决方案二: □文/高要市白土镇朝阳水产医院 容志朝 陆安萍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七月初到九月底高温季节,在罗非鱼养殖较集中的地方,经常会出现罗非鱼链球菌病大量暴发的现象,死亡时间持续两到三周,死亡率达80%以上。特别是投料量大或立体养殖的池塘发病率较高。 有的发病则呈散发性,传染性不是很强,每天一口池塘持续死几条,没有增多的现象。有的发病很急,如近期很多地方发生的罗非鱼急性链球菌病,死亡率高,来势凶,而且,发病有明显区域性。发病初期,每天只有几条罗非鱼死亡,较少出现慢游现象,几天后,死鱼越来越多,有时出现几何级数上升,每天几百上千条。 发病中后期在池塘边会出现很多慢游的病鱼,个别病鱼在水面打转,有的出现神经抽搐症状并窜上岸边。外观症状以体色发黑,眼睛突出,虹膜白浊,嘴和鳃外盖或内盖出血,鳃内盖有些红肿,体表和肌肉正常。而有一些病鱼外观没有任何症状。解剖用显微镜镜检没有发现寄生虫,肝发黄或发白,胆囊明显肿大,肠道没有食物,肠膜很薄,肠管涨大,充满淡黄色黏液。发病池塘里面四大家鱼很少发病,该病主要传染罗非鱼,经过细菌培养、提纯,做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球状或链状,综上所述,初步鉴定为罗非鱼链球菌病。 罗非鱼链球菌病在立体养殖的池塘较多发,特别是水质差,氨氮、亚硝酸盐高的池塘。还有,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如:吉富系列罗非鱼)比传统生长速度较慢的品种(如:奥尼系列罗非鱼)发病率要高很多。该病处于暴发期或感染率高时候,很难处理,使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和不减少投料量都会明显增加其死亡率,停料也不一定能减少死亡。气温越高,死亡率越高。有时候台风过后气温下降,死亡率也能降低,但气温一升高死亡率又上升。通常100g以上的罗非鱼发病和死亡较多,而死亡率最高则集中在体重150g到500g的范围。对于慢性型发病池塘,病程不急,感染率不高的池塘,使用温和型消毒剂消毒,或调节水质,投喂敏感性抗生素药饵,再配合一些维生素和护肝类药物有一定的效果,能把病情控制住。 一、预防措施: 1、改良水质,做好消毒工作,切断水平传播途径。该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所以,在高温发病季节时候,增加水深,中午开动增氧机,减少投料,定时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消毒,三到五天后使用有益生物菌调节水质,如:光合细菌等。 2、增强罗非鱼体质,配合一些药饵抑制细菌繁殖。定时停料一天,使罗非鱼自动调节肝胆功能,提高其抗病力,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草药物和免疫增强剂,如:鱼肝宝散、三黄散、黄芪多糖等;适当添加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C钠等,有利于增加鱼体的免疫力和肝解毒能力。 3、选择一些抗病力好的品种,并适度减低养殖密度。在养殖罗非鱼较集中的地方或曾经发生过该病的区域,选择一些传统型、抗病性好的品种。根据当地水源条件,适当减低养殖密度,可以有效避免该病的发生。 4、减少投料量,使用质量好的商品饲料,避免使用一些变质发霉的饲料或饲料原料。 二、治疗措施: 1、针对慢性感染,在发病初期,使用碘制剂等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消毒水体,等病程稳定,使用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和护肝类药物,再添加水产维生素拌料投喂,一般连续使用五到七天,直到病程稳定后才能停药。因为该病在发病时候,相当一部分罗非鱼已经感染了该病,如果疗程不够,很容易复发并产生药抗。常规使用的抗生素有:氟本尼考、青霉素类等针对性药物。病程稳定后,马上调节水质,再根据预防措施来预防。气温没有那么高后再正常投料。 2、针对急性感染,发病厉害,死亡率高的池塘,先停料两到三天,如果罗非鱼死亡数量能平稳或减少的,使用外消内服的方法来治疗,并减少投料量,疗程延长一些。如果死亡数量还继续增加或较高的,估计感染率高,带病的罗非鱼多,建议马上干塘出鱼上市,减少损失。 3、有条件的先做药敏试验,找到针对性药物,减少防治的盲目性,同时,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解决方案三: □文/拜耳(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姚瑞清 阮勇军 今年广东、海南、广西三省普遍暴发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尤其是高要、茂名、高州、化州等地,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网箱和池塘养殖的罗非鱼均有此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和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流行高发期为5-9月份;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32℃以上易发;传染性强,发病率达20%-30%,发病鱼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 一、病症 患病的罗非鱼一般在池塘边离群独游、身体弯曲打转,或者在水面上慢游,反应迟钝,体色发黑。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同时伴随着眼部出血,鱼体下颊部出现鳞片脱落、出血、肌肉坏死等现象,其他部位如腹鳍、胸鳍、尾鳍的基部有出血并伴有肌肉坏死现象;肝脏、胆囊、脾脏肿大,严重时糜烂;肠道发炎,肠胃较空,内有积水或黄色粘液;部分患病鱼内脏如肠道、肝、脾、肾有出血现象。 二、预防措施 1、使用多年的老塘必须要翻推塘底,使有害物质得到充分氧化。 2、鱼塘进水前使用生石灰全塘泼洒,进行塘底消毒,50公斤/亩。 3、放养密度要合理,建议吉富系列投放1200-1500尾/亩,奥尼系列投放1200-1800尾/亩。 4、加强日常监控力度,定时检查的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一旦发现病鱼要及时防治。 5、注意水质变化,养殖中后期要适当换水或进行底改,确保池塘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三、疾病治疗 1、发病期间,减少投喂,尽量切断病原菌传播;加强水质管理,如增氧、调水等。 2、进行水体消毒,可采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全池泼洒进行杀菌。 3、内服抗生素类药物氟伴欣 (商品名);每40公斤饲料拌100克氟伴欣,连用3-5日可有效治疗;有肝胆综合症的病鱼应加喂拜水安(商品名),每40公斤饲料拌200克,7天一个疗程,即可明显改善;若病情严重,可延长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