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乐至畜牧业:60年来铸辉煌

  本报讯(陈华国 肖秋福)新中国成立60年来,乐至畜牧业的发展由弱到强,呈现出畜禽养殖总量稳定增长、畜禽品质不断提升、规模养殖迅猛发展、疫病防控扎实有效、专业组织蓬勃兴起的良好态势。畜牧业已由传统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成为了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来,该县通过实施畜牧业“168”工程、“双百万”工程、“千万工程”等推进发展的系统工程,乐至已建设成为国家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示范区,国家级黑山羊和DLY优质生猪标准化示范区等,乐至畜牧业正向着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现代畜牧业快速推进。

  ——畜禽生产稳定发展。2008年底,全县生猪存栏675050头,生猪出栏1200313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6.82倍和68.38倍;山羊存栏384074万只,出栏山羊980426只,分别比1949年增长230.93倍和1752.89倍;禽兔存栏6418861只,禽兔出栏8509231只,分别比1949年增长44.64倍和39.34倍;肉类总产量达到120312吨,比1949年增长93.96倍。畜牧业产值实现24.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7.4%提高到2008年的58.5%。

  ——规模养殖发展迅猛。60年来,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养殖场从无到有,资阳大业等一大批大企业先后入驻乐至,建成300只以上的乐至黑山羊种羊场5个,1200头以上的原种猪场3个,600头以上的原种猪场(优质母猪制种场)5个,存栏母猪30头以上的生猪二级扩繁场79处。“六方合作+保险” 提质扩面,已带动了2.5万户适度规模养猪农户。原种场顶天立地,扩繁场、育肥养殖场(小区)星罗棋布,适度规模养殖户铺天盖地的三级良繁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

  ——畜禽品质不断提高。乐至黑山羊品种选育成功,成为我国地方优良肉用山羊新品种。2003年、2005年乐至连续两届被评为四川省养羊十强县之首。2002年《乐至黑山羊生产性能研究》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乐至黑山羊品种选育与推广》项目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等。2009年积极争取打造乐至黑山羊国家级品牌,乐至黑山羊品种资源通过农业部专家组现场鉴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即将进行审定。形成了原种场、二级扩繁场和商品猪育肥场(养殖小区)的生猪三级良繁体系,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优质外种猪落户该县,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加快,三元杂交面达到36%。

  ——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专业合作社等畜牧经济组织也从无到有,截至目前,全县建成生猪专业合作社132个、山羊专业合作社3个、兔业专业合作社2个,发展社员5200户,带动农户2.5万户。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品牌创立等关键环节的分工协作,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动物疫病防控成绩显着。长期保持了动物疫病清净无疫。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圈舍消毒面达到100%;生猪耳标配戴率达到100%;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上市肉品持证率均达到100%;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五不一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十五”期间,该县被列为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2004年,该县被省政府评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和禽流感防制工作先进县。2007年县畜牧食品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抗灾救灾(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9 20: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