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大连大豆期货增仓29438手,并放出近80万手的成交巨量。从走势看,多头想借国内大豆减产强拉的意图比较明显,但目前美豆和油粕的弱势仍使盘面短期难有作为。 就豆类而言,目前大豆期货成为豆类品种中最强品种,1005合约在周二极度疲软的周边环境影响下,仍上涨7元,至3,702元/吨;豆油受油脂类整体走弱拖累,跌幅成为豆类中最弱品种,1005合约周二下跌95点,报收于6,982元/吨,并跌破7,000元的支撑关口;豆粕期货居中,1005合约终盘报收于2,758元/吨,收跌22元。 国内方面,产区大豆现货市场平稳,油厂大多停机停收等待新豆上市,市场观望等待心理较强。此外,部分港口进口大豆分销行情疲软,由于后期新豆成本压力加大,港口进口大豆成交清淡,询价者较少。 不过,就目前来看,国内市场仍存在着较强支撑性因素,这将限制大豆下行空间。首先,9-10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较少,而国储大豆虽持续抛售,但流入市场难度较大,新豆上市前国内大豆现货供应紧张状况将持续;其次,东北产区近期气温仍然偏低,霜冻可能进一步加大减产幅度,对大豆市场有着较强利好心理影响;第三,国内养殖业正有序恢复,节日临近需求的增加将对猪肉价格形成支撑,节前价格降幅预计有限,进而将对饲粮价格形成支撑;最后,新豆收获上市,国家继续实行收储可能性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国内大豆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