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大豆考察团从绥化出发直奔北安,一路上我们途经张维、绥棱、海伦、通北、赵先等大豆重要产区。从当天我们考察的情况来看,加上天气突变,降雨和降温天气联袂而来,当前国内大豆市场最为关心的霜冻天气极有可能提前来临,这是一个比点霜、早霜对大豆产量损害更大的不利天气,因此,黑龙江重要大豆产区的产量估计减产在30%左右。 绥化市至海伦市公路沿线的土地属于寒地黑土地带,是黑龙江三大寒地黑土带之一,是黑龙江重要的粮食产区。17日上午由于大雨滂沱,我们考察团无法下到豆田实地测量,更多的时间是直接到村庄和农民进行交流。 绥化市绥化县三井乡科音村处于绥化市和海伦市的交界处,这里的农民以种植大豆为主,相比我们经过的望奎县等地水稻、玉米、大豆三分天下的种植格局而言,这里已经进入黑龙江大豆的重要产区,公路两边基本上已全是一望无际的豆田。在宗姓村民家,记者和家的主人宗大叔拉开了话匣。宗大叔告诉记者,今年当地的大豆产量不好,自6月开始下雨,直到8月中旬方止,小河套、低洼地等豆田几乎全部被淹。由于无法下田拢沟,豆田里的杂草比大豆长的还高,估计好的豆田的产量也仅在200斤/亩左右,而去年为240-260斤/亩。同时宗大叔还告诉记者,去年国储收豆时他们基本上没有直接交售大豆,主要原因是排不上号,大部分大豆是卖给了商贩,价格在1.82-1.83元/斤,当前农民手中没有存粮。随后我们在张维、绥梭、四方台等地看到仍有部分豆田水汪汪的,大豆植株普遍矮小,豆荚也比较稀疏。 接近海伦市的时候,大雨逐渐停止。我们随后在海伦市与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企业经营业务较大的4位大豆贸易商进行座谈。林姓贸易商告诉记者,今年海伦大豆种植面积和去年相比下降了6%-8%,主要是受到了当地压大豆增玉米政策的影响,而从当地大豆生长现状来看,是历史上最不好的年景,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不断。今年5月大豆春播以后,当地先是出现了冻害,接下来是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虫害,随后对大豆生长影响较大的旱灾和涝灾持续发生,如阴雨天气持续了80天左右,在此期间还发了风灾和低温灾害。由于灾害不断,一方面令大豆生长受阻,令农民无法进行田间管理,另一方面令大豆生长所需要的积温、日照等无法满足,造成大豆生长期推后10天左右。据了解,由于部分低洼地大豆产量极低,部分农民已经选择了放弃,有的豆田已经被翻耕。播种面积下降,加上灾害令大豆单产趋减,估计今年海伦地区的大豆产量将下降30%左右。 陈姓贸易商既做大豆现货业务,同时也进行大连大豆期货业务的操作,是当地较为有名的聪明商人。他告诉我们,当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在大豆的最后生长阶段会不会再次出现不利天气。而根据黑龙江省气象局9月17日11时发布的天气预报来看,大豆生长后期极有可能遭受霜冻。气象局发布的预报称,未来两天该省将出现初霜冻,同时还发布了今年首个霜冻蓝色预警信号。据了解,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自16日夜间开始该省中南部地区出现了一次降雨过程,同时各地温度明显下降,17日夜间气温将降至最低,预计未来48小时内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北部、绥化北部、伊春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度以下,有轻霜或霜冻,对农业将产生影响。陈姓贸易商告诉我们,根据他从海伦市气象局了解的情况来看,当地气温下降幅度可能更大,17日晚间最低气温可能会降至零下4度,当地将出现结冰现象,大豆生长后期遭遇霜冻已在所难免,估计今年大豆质量不高,出现“青豆、辣椒籽豆、三扁四不圆”豆的概率较大。另外,当地的刘姓和朱姓贸易商表示,今年海伦市大豆株高普遍在50厘米左右,结荚数在27-30个,减产是基本确定的,而受即将到来的霜冻天气的影响,加上农民在田间“拢柴减灾”的积极性并不高,最终大豆减产幅度可能更大。 离开海伦市后我们继续向北安市进发,并先后在海伦市叶家屯、北安市通北镇、北安市郊区选择了数块豆田进行了实地测量。从实地查看情况来看,这里的大豆株高普遍在55-63厘米,每株的结荚数在30-33个。综合来看,和我们前几天的考察情况相比,这里的大豆株高和结荚数普遍下降,大豆最终产量不容乐观。另外,在接近北安市后我们发现,这里几乎全部种植的是大豆,玉米和水稻已很少看到,我们考察团已经进入了黑龙江大豆的重要产区,这里的产量如何可能将决定黑龙江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豆产量的增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