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禽病的发生特点 • 禽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高 • 新发生的禽病种类多,防治难度大 • 部分病原出现新变化以及疫病发生呈非典型化 • 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大 • 混合感染不断出现,多病联发或并发增多 – 病毒+病毒——如新城疫+传支 – 病毒+细菌——如传支+大肠杆菌等 – 病毒+寄生虫——新城疫+球虫等 – 细菌+寄生虫——大肠杆菌+球虫等 – 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呼吸系统疾病等 – 病原微生物+营养代谢障碍——细菌感染+肉鸡腹水综合征等 – 病原微生物+饲养管理+营养代谢障碍——矮小综合征等 •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 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加 腹泻---黄白色稀便 雏鸡白痢 多发生于2周龄以内的雏鸡,小鸡蜷缩如球、肛门粘白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粘结。部检卵黄吸收不全,肝脏表面有白色坏死小点。 大肠杆菌病 除拉稀外,鸡站立不稳定、不食,剖检见肝脏铜绿色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肠道有出血。 急性禽霍病 除拉稀外,临床上出现口流粘液,呼吸困难。剖检见全身粘膜出血,肝脏肿大,具有白色坏死点,心脏表面脂肪出血,小肠中以卵黄蒂以上出血。 传染性法氏囊病 粪便如水恶臭,鸡群不愿动,蹲伏常啄肚门。剖检见法氏囊肿大、出血、严重者如紫色葡萄样。 尿酸盐沉积 除拉水样便外,鸡饮水量加大,腿关节肿胀,剖检见内脏表面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询问病史时有饲喂高蛋白质饲料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为尿酸盐沉积。 饲养缺馅或饲养管理不当 常发生于使用劣质饲料如发霉变质以及育雏时温度高低不稳。 腹泻---绿色稀粪便 急性鸡瘟 除拉绿色稀便外,临床上出现嗉囔倒流出粘液,鸡站立不稳、蹲伏、不愿走动。剖检见腺胃粘腺与肌胃交界处、腺胃乳头出血。小肠粘膜,盲肠扁桃体出血。 传染性喉支气管炎 除拉绿色稀便外,鸡咳嗽时带有血液的粘液、鸡出现伸颈张口吸气。剖检可见到喉、气管粘膜出血性粘液。 急性伤寒 拉绿色或白色稀便,鸡不愿活动,呈直立企鹅样姿势。剖检见肝脏肿大发红。 传染性滑膜炎 拉绿色稀便,还见鸡出现渐渐性消瘦,生长发育不良,行走困难。关节肿胀、不愿活动。剖检见胶胨样渗出物。 腹泻---水样稀便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精神不振,持续排白色或水样粪便,饮水量明显增加。主要集中于20日龄∽35日龄的雏鸡,60∽90日龄育成鸡死亡较低。剖检出现大花肾,肿大,其它内脏无典型变化 食盐中毒 拉稀的同时伴有饮水量增加,口流粘液,严重者出现转圈,抽搐,死亡很快,成堆死亡。 副伤寒 开始为稀粥样,后呈水样,肛门有粪便污染。剖检见肝脾淤血肿大,盲肠有干烙样的芯子,小肠出血。 腹泻--拉稀便带血 盲肠球虫 主要常发生于有地面垫料饲养的鸡群,鸡拉血便前曾有过地面垫料潮湿、饮水器漏水现象。鸡逐渐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剖检盲肠肿胀,含血便是本病特征的症状。 黄曲霉中毒 拉血便前有喂发霉饲料的历史,鸡采食量下降,严重发育不良。剖检见肝脏发黄而且有出血斑。 黑头病 除拉血便外,鸡有饲养在潮湿地面的历史与盲肠球虫的区别在于具盲肠和肝脏的病变有特异性,因而又称为“盲肠肝炎”。盲肠肿大内有同心圆样栓塞,肝脏肿大表面有钮扣状坏死灶。 混合型球虫病 其粪便初期为糖浆样稀便,伴随鸡渐渐消瘦,体重达不到标准体重。剖检时见到十二指肠,小肠壁有小园点样出血,其它脏器无特征变化。 腹泻---拉带有饲料的稀便 热应激 与天气炎热密切相关,鸡通过大量饮水来降低体温,伴发有张口呼气的症状。 换料应激 出现病症前有更换饲料的历史,而且先换料的鸡舍先发病,没有换料的拉稀较少,但死亡并没有增加。 鸡群抗生素滥用 见于在治疗疾病时,同时服用几种抗菌素,服用时间过长,死亡虽然减少。但鸡群采食明显下降,增重速度下降,拉稀增多。 呼吸道疾病---喘气 • 常见于急性新城疫、鸡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白喉型鸡痘、曲霉菌病、衣原体病。 • 鸡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别在于后者病死亡率较高,气管的炎症有差别。 • 传染性喉支气管炎 气管中有出血变化,而传染性喉气管炎则出现粘液物,新城疫气管粘膜出血发炎呈血紫色。 • 急性新城疫 常见于喂服治疗支原体病的药物后,呼吸困难未见好转,而且日益加重, 伴发有鸡不愿走动,伏在地面上或网上。有的伴发有腿脚麻痹站立不稳或瘫痪症状,死亡数目逐渐增加。 • 白喉型鸡痘 常发生于夏秋蚊子较多的季节,有蚊虫叮咬的历史。鸡不愿吃料、喝水。剖检见到喉头部有结痂和厚厚的一层膜。 • 曲霉菌病 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喘气。剖检见肺脏表面黄色结节物,肾脏肿胀。 • 鸡鼻气管鸟杆菌 主要发生于6周龄左右的肉鸡,病变特征为严重的单侧或双侧纤维素化脓炎、气囊炎、心包腔内有积液。 呼吸道疾病---咳嗽病 常见引起该症状的病主要有四种:鸡支原体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衣原体 • 鸡支原体病 伴发的症状还有气喘、打喷嚏、鼻液先由浆液性后变成粘性,鼻孔周围有明显的鼻垢,眼睑肿胀向外突出,眼内有豆腐渣样物。剖检常见到气管、气囊有炎性分泌物。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其伴发症状为病鸡伸颈张口吸气、口中流出带有血样的粘液,严重的在气管内有干酪样栓塞物,鸡死亡数目逐渐增加。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发病时咳嗽日趋严重,鼻孔周围附着粘性的鼻液,呼吸困难。剖检见到在气管的下1/3处气管出血发炎、有黄白色粘液附着,鸡死亡逐渐增加。 • 鸡衣原体病 出现喘式呼吸,严重时出现蛤蟆叫声,一般抗菌素治疗无效。 肿头症 • 传染性鼻炎 肿头常见于成年鸡、产蛋鸡,发病集中于寒冷季节。伴发鸡的肉垂也出现肿胀。肿胀初期一侧面部肿胀,逐渐整个面部肿胀发紫。鼻腔、鼻窦有粘液物增多。产蛋鸡伴有产蛋率全群突然下降,但死亡不多。 • 禽流感(亚洲鸡瘟) 除面部肿胀外,鸡伴有呼吸困难、出现张嘴呼吸,而且死亡突然,死亡率急剧上升,有的高达50%。 • 大肠杆菌脑型 若伴有呼吸困难、死亡率上升,鸡拉稀,鸡一侧眼房积脓,鸡眼失明。 神经症状---头转圈、震颤 • 转圈、震颤是指鸡出现一种不随意的强制运动姿势或特殊运动,如无目的的倒退、头扭曲、歪斜、抖动等。这是由于大脑半球一侧受到刺激,大脑失去平衡功能。临床上常见于鸡瘟、传染性脑脊髓炎、霉菌毒素中毒、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E-硒缺乏症 • 鸡瘟 鸡颈部侧转成90∽180方向,有的转成“S”型,翅膀麻痹下垂。病鸡伴有呼吸困难,打喷嚏。剖检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肠出血。 • 传染性脑髓炎 常发生于1∽2周的雏鸡,易受惊吓,不愿走动。用手把握小鸡感觉鸡身体在颤抖。 • 维生素B1缺乏症 头颈极度向后弯曲,呈角弓反张,昂首,观星姿势。雏鸡伴发有拉稀便,发育不良。 • 痢特灵中毒 鸡表现兴奋不安,鸣叫不已,扭颈、翅腿僵直,旋转运动,无目的向前奔跑,角弓反张,一般情况在3小时内死亡占大半或几乎完全死亡。剖检见口腔、嗉囊及胃中有黄色粘液,肠道有黄色物。询问有喂过痢特灵的病史。 • 维生素E-硒缺乏症 病鸡行走困难,有的后退,头部向左或向下弯曲。剖检见胸部和腿部肌肉发白。 啄癖症 啄癖又叫恶癖,是啄肛癖、啄蛋癖、啄脚趾癖、啄羽癖等的统称。以大群饲养的鸡群发生最多。一旦发生,鸡互相啄食鲜血直流,轻者受伤,严重的被啄死或压死,经济损失严重。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光照过强、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中硫化物不足等。 1.光照过强,密度过大 鸡只出现自食羽毛,啄羽毛、肛门。而且靠近南侧阳光透射强的一侧,发病较多。 2.饲料中硫化物不足 多在小雏鸡发生,表现啄食脚趾羽毛,引起流血或瘫痪,有的甚至脚趾被啄光。 3.饲料中缺乏钙质和蛋白质 主要发生于蛋鸡群、鸡啄食软壳蛋、或者自产自食。 4.螨病 表现鸡自食羽毛,互相吸食羽毛,有的几乎成为“秃鸡”。还表现在捡蛋时,喂料和捡蛋时手臂有被叮咬的感觉。 腹水 腹水是指鸡的腹部膨胀,打开腹腔后有大量液体流出。本病症见于各种日龄的鸡只,以肉鸡发病较多,危害最大。常见于肉鸡腹水症、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衣原体病。 • 腹水症 集中于冬春寒冷季节,发病日龄集中于35日龄前后。治疗效果较差。剖检见心脏肿大淤血,质地松软,肝脏肿大淤血。 • 鸡白痢 其区别于肉鸡腹水症在于其发病日龄之上,鸡白痢发病没有季节之分,主要集中于雏鸡12日龄∽24日龄。发病鸡只营养不良,且一直有拉稀便症状。 • 衣原体病 除了腹部肿胀外,蛋鸡的输卵管,子宫都有水肿液体。主要发生于产蛋鸡,雏鸡发生少,严重影响产蛋率的升高。在肉鸡主要表现心包大量积液、后期出现腹腔有积液。 • 禽流感 常见于40日龄肉鸡,前期有流感的发病史,治疗效果不好时继发腹水症。 • 曲霉菌感染 常见于地面饲养的肉鸡,发病与使用霉变的垫料和发霉饲料有关。发病肉鸡在1-7日龄发生过喘式呼吸,11日龄后出现腹水。病理上主要以肺脏出现黄色的坏死灶为特征。 • 痢特灵中毒 主要见于肉鸡,有痢特灵添加剂量过大的病史,病理上表现心脏冠状沟出血,腺胃弥漫性出血。 拐子鸡(1/2) • 葡萄球菌病 病鸡伏卧不愿行动,站立不稳,死亡逐渐增加。伏在地上的关节肿胀,发热。剖检发病的关节有干酪样渗出物,胸腹部、大腿内侧肌肉水肿,皮肤变成黑紫色。 • 慢性霍乱 病鸡出现慢性拉稀、鸡体消瘦、死亡率不高,但每天有死亡。触诊发现趾部关节肿大,剖检肿大的关节其关节面粗糙,内含红色或灰白色混浊液体。 • 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见有特征性姿势是病鸡呈犬坐势,发病的关节不肿胀,不发热,多发生于肉鸡,发病率可达15%,死亡率为10%。最早出现于19日龄,多发生于21日龄。 • 大肠杆菌病 伴有腿站立困难症状,鸡拉黄绿稀粪,鸡不愿采食后逐渐开始瘫痪,挑出后3天左右死亡,剖检见肝出现铜绿色肿胀。 • 传染性滑膜炎 可触诊到肿胀的关节,并伴发呼吸道症状。剖检可见跗关节,有胶胨样渗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