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2005年以来,遂宁市船山区通过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以二维码信息读写技术为基础,直接解决染疫动物及产品的追溯问题,从源头上监控畜产品来源,在生产、销售环节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为畜牧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8月7日,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评审鉴定组对船山区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船山区畜牧局选定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研究课题立项具有针对性,成本低,实用性高,取得效果好,技术在省内领先,具有较大推广价值。并希望该区继续深化、研究、推广项目应用,争取早日在全国推广。 信息化为畜产品安全护航 近几年来,船山区畜禽出栏量与日俱增,以高金、南大、美宁、齐全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 随着该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与此相应的畜产品安全问题也面临着严峻考验。该区畜牧部门深刻认识到,传统的畜产品安全监管模式亟待注入信息化建设的新兴元素,必须通过加强养殖源头控制,强化畜产品运行路径监管,不断提高畜产品的安全水平。 为此,从2005年开始,该区就立项展开《动物标志及疫病可追溯建设项目》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把养殖源头、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有机联结。以二维码信息读写技术为基础,把二维码动物标志作为畜禽信息载体,通过二维识别器和GPRS技术实现信息的读写和上传,在屠宰环节运用专业管理软件,为消费者查询产品信息提供可靠依据。 据介绍,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项目由3个系统组成:动物标志申领与发放系统,由动物防疫机构通过农业部溯源门户网站完成动物标志申请工作;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由动物防疫员为初生动物佩戴动物标志,包括对动物的防疫、检疫、流通和宰前检疫实行全程监管,并录入数据库;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产品包装前,通过条形码打印出该批产品的溯源标签,消费者可通过条形码识读设备查询畜产品信息。 6个100%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我店里卖的猪肉保证安全,包括生猪的选种、防疫和所用的饲料等信息都可以查询。”近日,记者来到燕栖路高金冷鲜肉专卖分店,老板邓刚正在向前来买肉的市民介绍放心肉。 近几年来,为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该区以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依托,努力做到了6个100%,即:全区所有家畜加施二维码标志率达到100%;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防疫信息、监督信息、产地检疫信息上传率达100%;屠宰检疫信息上传率达100%;二维码耳标注销和回收率达100%;项目试点企业产品质量可追溯达100%。 船山区畜牧食品局局长蒋斌介绍说,通过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实施,实现了动物源性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实时监管,确保了畜产品的安全,保证了群众能吃到放心肉,即使畜产品出现问题,可以立即利用此项技术追查到牲畜的产地、饲养者、防检疫责任人,追查到牲畜及其产品的流动路线,实现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快速追踪、应急处置和责任人追查。 3年创直接经济效益1.19亿元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项目实施后,全区生猪、牛、羊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蒋斌欣喜地向记者介绍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该区畜产品带来的经济利益,“该项目实施3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19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该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极大地提高了该区畜产品的竞争力。以高金为例,2005年出口创汇1573万元,2006年、2007年出口创汇2741万元、2751万元,同比增长1168万元、1178万元,取得经济效益2346万元。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了该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2008年,该区实现牧业产值9.2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3%。 (记者 蒋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