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查看内容

淘汰更新猪群有讲究

  当前猪价低迷,一些养猪户情绪低落,其实这正是调整猪群的时候。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一般不超过2年,母猪不超过8胎。采精交配公猪使用3~4年,母猪不超过8胎,而且种猪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因此,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种猪淘汰与更新制度,才能实现稳定或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达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的相关数据

  现以100头基础母猪为例,猪场分娩指数为2.3,计算如下:

  公猪:在自然交配条件下,一般公母猪比例不应超过1:20,则100头基本母猪需公猪为100÷20=5头。年更新头数为5÷2=2.5头(即年更新2~3头)。

  母猪:按一个有效生命周期繁殖8胎,每头母猪年产2.3胎计算,则母猪平均使用年限为8÷2.3=3.48≈3.5年。年淘汰率为1÷3.5×100%=28.6%≈30%。

  100头基本母猪的猪场年应淘汰、更新数为100×30%=30头,每月应淘汰与更新头数为30÷12=2.5头(如是大型猪场,还应算出每周淘汰、更新的头数)。

  二、按照种猪淘汰的一般原则进行更新

  上述数据为理论计算值,实际操作应按照以下原则对种猪进行淘汰与更新。

  淘汰母猪的原则:①淘汰年龄和体重已达到配种标准,但继续饲养2~3个情期后不发情的后备母猪。②淘汰断奶后60天确定不发情的母猪。③淘汰连续返情3~4次的母猪。④淘汰连续2胎产子数少于6头或死胎和弱子多或产子不均匀的母猪。⑤淘汰乳头少于6对、发育不正常、有翻奶头或瞎奶头或副乳头、泌乳力差的母猪。⑥淘汰母性不好、有恶癖、哺育率低的母猪。⑦淘汰采食缓慢、体躯过肥和过重、行动迟缓、皮肤无光泽、眼睛无神的母猪。⑧淘汰产生畸形后代的母猪。⑨淘汰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的母猪。

  公猪的淘汰原则:一般以利用年限为准进行淘汰,但对躯体笨重、精液品质差、配种成绩不理想、性情凶暴的公猪也应及时淘汰。淘汰后的缺位,应随时用理想的后备种猪补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2 15: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