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玉米200.07万吨,实际成交100.19万吨,成交率50.07%,成交均价1,584元/吨。 据国家粮油交易中心8月18日消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定于8月18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设分会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玉米200.07万吨,实际成交100.19万吨,成交率50.07%,成交均价1,584元/吨。 分省成交详情如下: 黑龙江省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玉米30万吨,实际成交11.23万吨,成交率37.42%,最高成交价1,570元/吨,最低成交价1,510元/吨,成交均价1,540元/吨。 吉林省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玉米79.86万吨,实际成交32.45万吨,成交率40.63%,最高成交价1,600元/吨,最低成交价1,510元/吨,成交均价1,565元/吨。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玉米39.71万吨,实际成交11.48万吨,成交率28.91%,最高成交价1,630元/吨,最低成交价1,530元/吨,成交均价1,601元/吨。 辽宁省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玉米50.50万吨,实际成交45.03万吨,成交率89.17%,最高成交价1,640元/吨,最低成交价1,570元/吨,成交均价1,605元/吨。 中国自2008年10月起累计分四批次收购临时存储玉米,收购计划总量达到4,000万吨。 分析师认为,国储本次拍卖玉米成交情况大为好转,这反映了当前市场需求有所好转。此外,近期因天气等原因国内玉米期现价格均出现了一定上涨,这可能会减弱了需求方的观望心理,进而促进成交。目前来看,国储进入拍卖周期后并没有对国内玉米价格造成太大冲击,但国储拍卖增加供给对市场的轻微利空影响还将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