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温顺的水稻小麦成交放大10倍 空方“中粮系”硬扛

    “考虑到当前我国仍然处于流动性过剩的阶段,资金推动有望使豆类等农产品000061股吧)期价维持强势”

    “最近的行情这么震荡,我每天都在不停地盯盘。”一位私募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最近他的工作强度明显加大,声音在电话里显得很疲惫。

    “这是自去年十一之后期货市场的最大行情,震荡比去年更为激烈。”另一位市场人士认为。

        资金在各个板块之间不断地流动,把价格拉高砸低。在金属、工业品等品种轮番被热炒之后,蛰伏已久的农产品在过去的一周终于发力。

    “有色和能源的价格都被抬得很高了,只剩农产品前期没怎么涨。上周二我们所有的金属都出来了,现在关注农产品比较多。”上述私募认为,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最近已经不适合再操作,市场接下来的机会在农产品和天胶等品种上。

    在农产品里表现强势的白糖(资讯行情)显得更加风光。8月1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盘中强势冲击涨停,再次拉动南宁糖业000911股吧)(000911.SZ)等糖业个股资讯行情)类品种也较平时更为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受到宏观调控影响最大、一直不被资金青睐的小麦(资讯行情资讯行情)、水稻也一改平日的“温顺”,成交量放大10倍。

    资金介入“价值洼地”

    市场里过剩的流动性一直在有色金属和工业品中不断寻找品种加以“宠幸”,和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在今年的上半年一直表现得较为平稳。而这块“价值洼地”,也逐渐被资金介入。

    数据显示,豆粕(资讯行情)的持仓量一直稳定在100万手以上,成交量也一直高居200万手以上。截至8月13日记者发稿,豆粕所有合约持仓量为137.44万手,其中主力合约1005持仓为109.3万手,按照当天价格估计,该合约持仓价值超过300亿元。豆粕期货的保证金比例为7%,这就意味着,仅这一个合约中的过夜资金就超过21亿元。而在一个月前,它的持仓仅有30万手左右。

    8月13日,大连玉米市场大幅攀高,11月合约收于1726,上涨3.35%,成交量77.7万手,是平时的15倍左右,主力合约1005增仓181600手,持仓量增加了一倍,达到45.5万手。按照8月13日收盘价格和5%的保证金计算,当天,玉米期货1005合约上新增资金为1.5亿元。

    除此之外,8月13日,小麦和早籼稻主力合约也分别上涨1.90%和1.64%,成交量和持仓量都增加至平时的数倍。

    “工业品由于涨幅过大,调整的迹象开始逐渐显现,上期所螺纹期货近期有较为明显的回调。而前期一直相对疲软的农产品则有重新走高的迹象,白糖以及油料油脂类近期均呈现持续上扬的局面。”安信期货何建辉认为,“考虑到当前我国仍然处于流动性过剩的阶段,资金推动有望使豆类等农产品期价维持强势。”

    与基本面配合

    “和工业品相比,农产品一直是更为贴近基本面的。”国际期货分析师徐凡认为,“资金对农产品的作用往往需要基本面的配合。”

    不同于工业品,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受供求关系和宏观政策的影响更大,而最近,这两者似乎都出现了一些利好信息。

    比如,突然被资金大肆炒作的玉米,就和主产区东北的干旱天气密切相关。

    资料显示,今年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尤其是7月下旬以来,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普遍偏少5~9成,部分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过程,截至8月11日,东北四省区共有6562万亩作物受旱,比7月31日增加近4600万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53%,其中重旱2192万亩,干枯262万亩。

    “目前是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上述地区旱情的快速发展对玉米产量带来不利影响。”良运期货分析师姜楠介绍。

    与此同时。7月25日至27日,温家宝在吉林考察时指出,今后国家还会提高玉米收购价,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此外,豆粕的现货市场价格也给期货价格打了一剂强心针。

    以8月12日为例,当天各大交易市场豆粕价格均有50到100元左右的上涨。以43%蛋白豆粕为例,在辽宁,它的报价为3400元/吨以上,大连的报价在3500元/吨以上,而距离主产区较远的广东等的南部地区,油厂的豆粕报价达到了3600元/吨。而该期货即将交割的9月合约报价在3400元/吨一线,存在较大的价差。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国储拍卖在继上周的第三次出现“0突破”之后再度好转。在8月12日举办的第四次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上,成交率达到2.99%。此前的第一第二次均宣告流拍,而第三次成交率为0.98%。

    “这说明市场对国储大豆的高价开始有部分的认可。”徐凡介绍,“而此前国储大豆严重高于市场的价格,以及庞大的收储量一直被视为是大豆价格上涨的一道障碍。”

    空头压境

    不过,面对资金的大举介入,作为农产品的最大现货商,“中粮系”依旧保持着一贯在农产品上做空的策略,丝毫没有退却之意。

    在豆粕、玉米等各个品种上,中粮期货、中谷期货、中粮集团等“中粮系”的席位一直把持着空方阵营的前几把交椅,哪怕价格总体趋势在不断上涨,也并没有随之减少持仓量,反而一直增加。比如,在豆粕所有合约中,“中粮系”总持仓达到了27万手之多,几乎为市场空单的一半。

    而在玉米期货上,8月13日当天,中谷期货增加了24725手空单至44346手,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近一倍,和市场的增加比例同步,中粮期货也增仓5987手至19019手,占据了该品种空方阵营的前两位。

    “中粮等这些现货商的存在对价格来说是一种压力,他们的实力太多强大,一般多方增加多少多单,他们就能跟多少空单,价格就涨不上去。而若要跟着他们做空呢,似乎又和趋势不符。”上述私募人士坦承,正是因为这点,他们不打算在农产品上多做停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06:4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