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豆粕期货经过6月份的大跌,在7月初止步,在 7月的大部分时间内横盘震荡筑底之后,在8月初在CBOT大豆大涨的带动下,短短几个交易日主力合约M1005反弹了300余点。但似乎内外盘豆类的基本面并不支持豆类一味高走,甚至不支持去挑战前期高点。世界经济仍没有根本走好,通胀预期也没有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强烈,加之目前国内外豆类供应充裕,而需求不振,豆类继续走强的可能性不大。在各种多空因素的决定,豆粕可望继续维持震荡格局。 我们看一下对国内豆粕走势起决定性作用的CBOT大豆走势,我们认为在异常充足的供应预期作用下,在出口不看好的情况下,很难出现单边涨势。目前看,由于中国的强劲进口,不论美国的陈豆出口还是新作大豆出口,都是呈现出良好的增加势头,甚至由于中国的超量进口,使得美国2008/2009年度大豆期末库存处于近几十年低点,从而支撑了美国大豆在新豆播种面积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不跌反涨。据美国农业部的周度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7月30日,2008/09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华大豆的出口装船量为1817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323万吨,同比提高37%。 美国对华大豆的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1952万吨,比去年同期的 1379万吨同比增加42%。 但是我国从美国的进口的大豆在后期估计不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增加速度。之所以会在本年度进口美国这么多大豆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政府对国产大豆的收储,使700多万吨大豆退出流通领域,另一方面是南美大豆因天气干旱减产,使中国将原来部分进口份额转向美国。而这些因素在以后的时间将改变。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国政府将逐渐拍卖临时储备大豆,约有500多万吨陈豆抛向市场,而南美大豆生产在2009/2010年度将恢复,目前预计创历史记录的可能性较大。由于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而且是美国今年大豆出口实现增加的最主要的力量,一旦中国从美国大豆进口出现下降,美国将来的的大豆出口必定出现萎缩。而美国本国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豆类消费出现下降,出口降低、消费下降,库存自然趋于增加,价格自然易跌难涨。而从美国大豆供应以及世界大豆供应上看,下年度也是相当充足。美国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创出了历史新高。而目前美国大豆生长状况依旧良好,大豆优良率也处于接近60%的水平。据美国私人机构Informa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为904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8750万吨,上年为8050万吨。而其对南美的大豆生产也极为乐观。预计 2009/2010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为650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6200万吨,上年为5720万吨。2009/10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5350 万吨,早先的预测为5100万吨,上年为3200万吨。,2009/10年度(9月到次年8月)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534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2.449亿吨,上年为2.098亿吨。出口预期下降,而生产趋向增加,CBOT大豆出现持续上涨的几率不大。 国内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无法成为支撑豆粕价格的主要力量,而现在更不能。虽然近期生猪价格由于政府对猪肉的收储而持续稳步走高,但生猪存栏量却由于生猪的价格的持续低迷而出现下降。据农业部畜牧业司介绍,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4720万头,比上月底下降1.33%,连续2个月出现小幅下降。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830万头,比上月底下降1.02%,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降幅有所加快,显示生猪生产仍在调整。 虽然供需面并不支持豆类持续走强,但进入8月份后,内外盘豆类还是强劲上扬,吞掉了6月中旬至7月的大部分跌幅。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周边市场的带动。虽然世界经济衰退的趋势没有彻底扭转,但由于各国救市抛给了市场大量的流动性,通涨预期再度兴起,原油、铜等工业品价格走势强劲上涨,美国指数也岌岌可危,在投资热情高涨的情况下,资金转炒价格较低的农产品也就自然而然了。除此之外,如果美国大豆在关键的鼓粒、成熟阶段的8、9月份出现天气灾害,同样会使CBOT大豆出现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