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储大豆第四次拍卖,国家临时存储大豆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设分会场)举行,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对本次拍卖做了即时播报。本次计划交易大豆50.2642万吨,其中:黑龙江30.0027吨、吉林 10.0583吨、内蒙古10.0921吨。拍卖价格与前三次拍卖价格相同,一等大豆3830 元/吨,二等大豆3790元/吨,三等大豆3750元/吨。其中内蒙古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大豆10.09万吨全部流拍。吉林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大豆10.06万吨实际成交1.25万吨,成交率12.43%,最高成交价3800元/吨,最低成交价3750元/吨,成交均价3797元/吨。黑龙江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大豆30万吨,实际成交0.25万吨,成交率0.83%,均以3750元/吨成交。总共成交1.5038万吨,其余48.7604万吨大豆全部流拍,成交率为2.99%。 在前两次的拍卖“未果”以及上次拍卖不到1%的成交状况之后,本次国储大豆拍卖依然按照原始拍卖价格开拍,成交情况依然寥寥无几,面对黑龙江企业"无豆可榨"的局面,油脂企业和贸易商为何纷纷"屡次望而却步"? 面对这样的拍卖价格,市场普遍认为价格太高,目前哈尔滨大豆现货报价3620-3660元/吨;黑龙江东部地区报价3500-3580元/吨,与国储拍卖的价格最低的也还差价在90元/吨以上,黑龙江企业目前接受拍卖,面临的结果仍然是无利可图,甚至是亏损。 市场面对国储拍卖这样惨淡的结局,各种猜测的声音纷至沓来。一是降价拍卖国家临储大豆。二是让油厂加工临储大豆,之后以成品油的形式收储,给油厂补贴。三是按照3750的价格执行,如果一直没有成交就继续留在库中以待新粮上市再释放。四是根据当年的盈亏实际情况,把钱直接补贴给大豆种植户等等。 探究以上的方案,在黑龙江种植面积出现减少,产量在遭受天气灾害的情况下,针对第一种声音:国家降价销售大豆这无疑也是对市场价格的打压,而且从大豆收储到管理到储存等环节上考虑,3750元的价格,国家无形当中承担了一部分费用,如果再降价销售,一方面打压了豆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合情理;针对第二种声音:让油厂代加工大豆,收储成品豆油的方法,从真正实施执行的角度看,可能性不是很大;第三种方式就是国家严格执行3750的价格拍卖,如果没有成交就一直放在仓库里,由于9.10月份国家还要对农产品采取收储政策,所以不采取一直放在国储库了也不是很现实。而最后一种情况,目前还没有从政策的眼里看出一点直接补贴给豆农的意愿。综上所述,以上情况似乎都还没有太大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