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杨集镇:畜牧养殖业“以特取胜”

  郯城县杨集镇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瞄准市场需求,在“特”字上做文章,建 “特区”、选“特(良)”种、用“特”技,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 优、以特获益。目前,全镇畜牧养殖业年产值达3500余万元。

  建“特”区,膨胀畜牧养殖规模。镇党委、政府针对一家一户分散饲养群体规模小、总体效益偏低的状况,在统一干群思想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连片开发、统一规划建设、扩大群体饲养规模的思路,因村制宜,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特”区内做到水、电、路“三通”,畜禽良种、饲养技术、信贷资金“四扶持”。从去年开始,全镇累计发放信贷资金160余万元,改造、扩建畜禽饲养小区35处,培植肉、蛋鸡、肉牛、奶牛、山羊等畜禽饲养大户178户。素有“养牛状元”之称的豆墩村农民黄之生以前在庭院里仅能饲养5---10头牛,一年下来收入仅有1万元左右。2000年以来,在镇里的扶持下,建立了养牛“小区 ”,年育肥肉牛200余头,年获利达20余万元。

  选“特(良)种,提升畜牧品种档次。优胜劣汰,是该镇优化畜牧品种结构、提升其档次的一项重要举措。镇里除在鸡、猪、羊、兔等常规、普通养殖上运用遗传工程培育优良品种外,还引进推广了三元杂交猪、西德长毛兔、利木赞肉牛等畜禽优良品种,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目前,全镇畜禽品种优良率达98%以上,仅此一项农民可增收100元左右。

  用“特”技,提高畜牧养殖业科技含量。科技是畜牧养殖业增收的关键。镇里组织畜牧、科技等部门,成立了畜牧养殖科技服务小组,巡回全镇46个行政村,为畜禽养殖户提供科技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难题。自去年以来,他们共举办畜牧养殖科技培训班11期,发放科技明白纸2.1万份。向农户传授青储氨化饲料、营养饲料配制、畜禽防疫等方面的使用技术15项,为农户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孔圩村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多年来广大蚕农沿用传统室内饲养法养蚕,不仅费力、费时,而且蚕茧产量偏低、质量偏差。在镇蚕茧技术员的指导下,蚕农采用塑料大棚养蚕法,每人可放养桑蚕3---5张,所产鲜茧不仅质量好,而且张蚕产茧量也由以往的30公斤左右提高到45公斤以上,其效益达500----700元,较室内养蚕高出100---200元。(李景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7 14: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