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备受市场关注的临时储备玉米销售政策终于启动,拍卖底价定为2007年、2008年产东北玉米(二等)1530—1570元/吨,等级差价为40元/吨,混等粮起报价根据等级进行加权平均。截至7月29日,国家已连续进行了两次玉米拍卖,第一批计划销售玉米200.50万吨,实际成交74.59万吨,成交率37.20%,成交均价1600元/吨;第二批计划销售玉米193.75万吨,实际成交92.83万吨,成交率47.91%,成交均价1590元/吨。从这两次玉米的拍卖情况来看,拍卖价格均高于市场价格。这主要是因为粮食出库的时候会对水分和杂质进行相应的增量或减量,由于东北临储的玉米水分和杂质普遍低于国家标准,所以实际出库的价格将会明显高于成交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杂费,企业最终的采购价格将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以黑龙江为例,目前黑龙江农村购销价格基本集中在1440—1560元/吨,其中,哈尔滨及齐齐哈尔部分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玉米价格偏高,市场收购价格在1500—1560元/吨,而部分偏远地区的收购价格在1440—1480元/吨,东部佳木斯、双鸭山等地收购价格基本集中在1460—1520元/吨。从这些地区的收购价格可以看出,多数地区的价格略低于国储玉米的拍卖底价1530元/吨,如果再加上出库、运输等其他费用,国储玉米的实际售价明显高于当前市场价格。因此,国储拍卖短期内对市场价格起不到打压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