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禽病防治 鸡病防治 查看内容

家禽饲料中维生素缺乏的主要原因分析

2009-7-29 16:49| 发布者: 曹锦萍| 查看: 721| 评论: 0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质,家禽饲料中若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易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和造成经济损失。通过近年来各地养禽生产实践摸索和科研部门的试验研究,证实家禽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配合饲料配比不当

  由于在动植物中维生素含量的不同,如肝脏、胡萝卜、黄玉米所含维生素A多;干酵母和晒制的干草中则含维生素D多;大豆饼(粕)、棉子饼则含维生素E多;大豆类、谷类和鱼粉中则含维生素B1、B2多;鱼粉、肉骨粉和肝脏中则含维生素B12多。所以,在配制家禽饲料时,我们必须了解每种原料中维生素的含量,还要注意饲料搭配比例要合理,注意维生素的平衡。

  饲料类型不同

  叶酸、烟酸、生物素等在不同的饲料中其生物学效价不同。如叶酸在粉状的混合饲料中较稳定,而在颗粒饲料中与微量元素或氯化胆碱等结合而不够稳定。

  饲料加工过程和储存时间过长

  各种维生素在饲料中都有时间效价问题,多数维生素的稳定性在3个月~4个月内较为理想。所以使用饲料或添加维生素时,都必须要注意储存时间这一因素的影响。

  滥用抗生素

  由于使用抗生素,易减少家禽肠道中微生物合成维生素,从而造成维生素的不足。除此之外,一些维生素还会受到湿度、温度、压力、阳光、酸碱度、微量元素、氧化剂、还原剂和化合物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维生素A和D易受潮湿、高温、微量元素、酸败脂肪等因素的破坏;维生素B1则易受高温、氧化剂、还原剂、酸碱度等的影响。

  目前国内维生素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维生素有单一制品,如维生素A、E、D3、B族维生素等,同时也有多用复合维生素制品。为此,在使用维生素时,要根据饲料的原料、环境条件和家禽的营养需要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整,使添加进去的维生素既能充分利用,又能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还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8: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