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哺乳猪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什么? 答:抓三食过“四关”。 (1)抓初乳,过好初生关。 ①固定乳头,吃好初乳。乳中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丰富,含有免疫抗体,又有镁盐,有轻泻作用,可促使胎粪排出。 ②加强保温,防冻防压,设护仔栏和设仔猪保育补饲间,保温方法有: A、保温灯,多采用250W的红外线灯在仔猪栏内供暖; B、睡床或电热板; C、用炒热的糠放入麻袋内做成暖窝,让仔猪睡在上面可以保暖。 (2)抓开食,过好补饲关。 采取诱食方式,5日龄起在仔猪槽内或仔猪出入的清洁地板上,将乳猪颗粒料撒上,颗粒料具有浓郁的香味,猪只喜吃,3—5天乳猪就会逐步自动采食颗粒饲料以弥补母乳的不足。 (3)抓卫生,过好白痢关。 ①仔猪白痢: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糊状稀粪为特征。治疗药物有庆大霉素、黄连素、磺胺甲基嘧啶等。 ②仔猪黄痢:以剧烈水泻,排黄色液状粪迅速死亡为特征。治疗与白痢基本相同。 (4)抓旺食,过好断乳关。 ①采食习性,选择营养平衡、适口性好的优质颗粒饲料。 ②为适应肠胃的消化能力,补料宜少量多餐,喂5—6次。 ③逐步增加饲喂量,争取最大的断奶体重。 ④一般仔猪35日龄左右体重达8——10公斤时断奶为宜。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什么? 答:保育猪是指从断奶到30公斤左右的断奶仔猪,这一阶段是猪最难养的阶段,驱虫、防疫多在这一阶段完成,饲养管理的重点是防止腹泻的发生。
(六) 母猪的发情周期是多少?何时配种为好? 答:母猪的发情周期是21天。 母猪若表现行动不安,减食,外阴部红肿初步说明已发情。二元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若用手按压发情母猪的背部呆立不动,或用公猪试情,接受公猪的爬跨,说明已发情为适配期,一般在母猪发情的16-24小时配第一次,隔9-14小时再配一次,同时按“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要求配种。
母猪的妊娠期是多少天?如何鉴定? 答:母猪妊娠期是114天。 母猪在配种后不再接受公猪爬跨,并表现贪食,贪睡,易上膘,皮毛光亮,性情温顺,便可初步确定已孕(第一次鉴定),在母猪配种结束后18-24天未表现发情症状,可鉴定为已妊娠(第二次鉴定),配种后39-45天母猪不表现发情症状可判定为已妊娠(第三次鉴定)。
生猪人工授精的好处有那些? 答:生猪人工授精的好处:①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②克服公、母猪体重悬殊而不易配种的困难;③克服时间、地点的限制,扩大配种范围;④公、母猪不直接接触,可预防疾病的传播。
精液的保存与运输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保存精液的适宜温度是12-18℃。同时升温与降温必须逐渐进行。长途运输精液,要把精液瓶装满,外面包上纱布,放在广口瓶内,以免振荡。
生猪的输精方法? 答:输精就是用输精器把精液注入母猪的子宫内。输精前,先把输精管内外用75%酒精消毒(或高压消毒),然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 输精时,让母猪自然站稳,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部,然后把输精管慢慢旋转,插入母猪阴道,直到感觉有阻力时,即达到子宫颈部(深度一般为20-40厘米),接上贮精瓶,将精液徐徐注入子宫颈内。输精时,如发现精液外流,可放慢输精速度或转动输精管后再注入,同时用手按压母猪腰部,防止母猪因弓腰而使精液倒流。 输精后,输精管要用0.1%高猛酸钾溶液冲洗,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几次,然后再给第二头猪输精。
(七)
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有哪些? 答:(1)猪瘟:一年四季,任何猪都可发生,传染快,症状为高热稽留,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耳后、颈、腹、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指压不退色。防治药物: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后对假定健康猪每头按4—8头份紧急注射猪瘟疫苗。 (2)猪丹毒:散发,夏季多见,架子猪易感。症状为发热42 ℃以上,绝食便秘,皮肤有瘀斑,有的病肤出现疹块并坏死,或有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症状。防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3)猪肺疫:秋末春初多见,中小猪易感。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咽喉肿胀,口鼻流泡沫液体,死前瘀斑,慢性者有肺炎和胃肠炎。防治药物: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 (4)猪链球菌病:地方流行性,各种猪均易感。症状为高热稽留,废食、跛行、呼吸困难。皮肤有瘀斑,神经症状明显,病程短,死亡快。防治药物:抗菌消炎类药物。 (5)猪气喘病:无明显季节性,冬季多见。症状为气喘咳嗽,早晚吃食,运动时咳嗽明显,呼吸快。防治药物:卡那霉素、土霉素、咳喘速停等。 (6)猪日本乙型脑炎:7—9月份蚊子较多时易发。症状为体温升高、口渴、结膜潮红,粪便干燥如羊屎,有的呈明显神经症状。防治药物:磺胺嘧啶。 (7)猪流行性感冒:在天气骤变和冷湿季节易发。症状为发病突然,全群发生,体温升高,寒颤,呼吸急促,咳嗽,流清涕、眼结膜充血,病程短,2—6天即可康复。防治药物:抗菌素、磺胺类、解热类药物。 (8)猪弓形体病:散发,无季节性,3—5月龄易感。症状为:高热、废食、流鼻涕、呼吸困难、体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红斑,多数排暗红或焦状血便。防治药物:禁止养猫,用磺胺类药物。 (9)猪附红细胞体病:大多发生在夏季。病状为出现倦怠、沉郁、瘦弱、便秘、低血糖,急性黄疸性贫血。防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血虫净等。 (10)猪副伤寒:散发或地方流行,1—4月龄多发,无明显季节性。症状为发热40—41℃,减食、初便秘后腹泻,排淡黄恶臭稀便,耳胸腹处皮肤蓝紫色瘀斑或痂状湿疹。防治药物:长效土霉素、先锋霉素、复方新诺明、安白利、氧氟沙星等。 (11)猪水肿病:多发生断奶后的仔猪,但小到数日龄,大到4月龄也偶有发生,体格健壮,生长快的发病率高。防治药物:水肿康、痢肿消、先锋9号、齐全水肿灵、齐全一支灵等治疗。 (12)仔猪白痢:10——20日龄猪,早春、严冬、炎热季多发。症状为突然腹泻,排乳白糊状粪,且腥臭、粘腻,病猪拱背,被毛粗乱无光。防治药物:安白利、阿莫西林、氧氟沙星、黄胺脒等。 (13)仔猪黄痢:7日龄内仔猪,地方性流行。症状为全身衰弱,腹泻,粪便黄色浆状,含凝乳小块,消瘦脱水。防治药物:安白利、阿莫西林、氧氟沙星、黄胺脒等。 (14)仔猪红痢:3日龄内仔猪,周龄以上不发。症状为突然排血样稀粪,有的排红褐色或黄色液体状便,脱水死亡。防治药物:安白利、阿莫西林、氧氟沙星、黄胺脒等。 (15)猪传染性胃肠炎:各龄猪均易感,冬末早春多发。症状为减食,水泻,粪褐色。仔猪呕吐,水泻,粪便灰白或黄绿,脱水削瘦,口喝。防治药物:环丙沙星,长效土霉素,安白利等。 (16)猪流行性腹泻:各种年龄猪均易感,发病率100%。症状同猪传染性胃肠炎极相似,水泻持续4——6天,多可康复,生长受阻。防治药物:环丙沙星,长效土霉素,齐全一支灵,安白利等。 (1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体温明显升高 ,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身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可发病,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均有差异。无特殊治疗药物,以增加免疫力类药物,如:电解多维饮水,饲料中添加怪病绝杀粉或黄芪和抗病毒、解热类中药防治;同时主要应加强免疫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