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 王爱国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7.9 专 业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 教授 博导 工作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学习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畜牧系,1982年1月至1987年10月在山西农业大学任助教、讲师。 1987~1990年留学于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1~1992 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6年9月至1997年2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动物遗传育种和养猪科学
科研情况 主持或参加并完成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现主持的课题有 “优质瘦肉型配套系猪组装技术的熟化与示范(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引进纯系长白猪及配套技术(948项目)” “家畜生产学(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 “分子育种技术选育优质瘦肉型猪新配套系的研究(863计划项目)” 主要参加的项目是“种猪遗传评估体系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北京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分子及数量遗传学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种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技术、现代养猪生产等。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种猪资源,采用侯选基因和基因组扫描等方法进行QTL的检测,开发基因
诊断试剂盒;运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技术进行种猪的遗传评估,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标记辅助导入,选育优质瘦肉猪专门化品系;通过杂交试验,筛选/组装出适合我国多种
市场需求的优质配套系猪。依托大型种猪企业,通过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体系的建设,以现有引进种猪资源,按照区域、来源和特点,组建有遗传联系的共享资源群,采用育
种新技术加快猪群的遗传进展,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快速推广优秀种猪基因,不断提高种猪质量,逐步建立起我国瘦肉猪持续改良的良种繁育体系。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主持 2002-2005 分子育种技术选育优质瘦肉型猪新配套系的研究 (863计划) 负责 2002-2005 种猪选育及性能测定(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体系建立及产业化工程之课题) (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 主要参加 2004-2006 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的持续发展 (948滚动项目) (2004) 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生课程《养猪学》、研究生课程《猪的育种》和《动物生产专题》 获奖情况 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三等奖2项,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北京市郊区经济发展“十佳”科技工作者和北京市科协“在农村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农业专家”。 论文发表及著作情况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 主编或参编《简明华夏百科全书-畜牧兽医科学》、《中国养猪大成》、《现代实用养猪技术》、《养猪学》、《猪的遗传评估》等著作教材10本。 社会兼职 国家猪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 北京市科技下乡农业专家团成员 “兴顺工程”中外百名农业专家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和学术部副主任 《中国养猪学报》副主编、《中国畜牧杂志》,《养猪》和《养猪业》编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