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玉米可以生产近2000种工业产品,近九成的关键技术却由国外垄断。山东西王集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凭借自创的百项专利,成功实现玉米深加工领域的高端跨越。 【同期】记者张晓军:我现在西王集团的产品仓库,现在正在装运的这批货是即将发往欧盟的结晶果糖,这也是我国首批出口欧盟的果糖产品。 【解说】 结晶果糖作为新一代甜味剂和保健品,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国内企业十年前就可以从玉米中提取这种成分,由于始终没能突破果糖结晶这一关键技术,长期只能作为外国企业的原料库,从事低附加值的初级生产。瞄准这一制约行业发展的命脉,西王集团先后投资2亿元科研经费,历时三年,终于自主研发成功结晶果糖生产工艺,打破了国外十年的技术垄断。 【同期】西王集团果糖项目负责人李振:“目前,除了美国、以色列的两家企业,就是我们西王有能力生产这种产品,这项技术可以说在国内具有绝对的垄断性。” 【解说】 在实现技术突围的同时,西王利用自创的近百项专利技术打造的生产闭环流程,则使它成为行业里真正的全能冠军。一粒玉米在西王需要循环走“24步”才能出车间,玉米利用率达到了99%以上,从加工最初的高能淀粉,到出厂时的微生物蛋白饲料,每一个环节、每一种产品都要经过专利技术的镀金。 【同期】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我们企业掌握的这100多项专利技术,可以说每一项都能使我们成为行业里的领头雁,如果全部形成终端产品,每年将产生过百亿元的产值。 【解说】 发力高端,迈向终端,目前,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西王生产的食用葡萄糖、无水葡萄糖、玉米油、麦芽糊精等产品,占到了亚洲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前六个月,西王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逆市增长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