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涨跌动因】CBOT11月大豆开盘920美分,高点935.75美分,低点912.5美分,收盘932美分,上涨24美分;CBOT12月玉米开盘330美分,高点339.5美分,低点326.75美分,收盘338.75美分,上涨19.5美分。 *受相关利多基本面数据提振,周四CBOT大豆期货市场在空头回补及低位买盘支撑下收高。玉米引领谷物盘面上涨。此外,周四盘前美国普查局(Census)公布的6月份压榨报告数据和美农业部大豆周出口销售数据利多。不过,美玉米带天气持续凉爽抑制大豆进一步上涨空间。 *由于美农业部宣布将对几个州的玉米面积重新展开调查,周四CBOT玉米期货市场大幅收高。预计8月12日美农业部月度报告的玉米面积数据将出现下调,玉米周出口销售量强劲也增添市场利多基调,印证了近期价格破位导致需求增加的观点。但农民抛售及天气因素抑制市场涨能。 *预估投机基金日买入5000张大豆合约、10000张玉米合约,目前基金持有CBOT大豆期货净多单约为8.4万张、玉米期货净多单约为5.9万张。 【CBOT市场相关消息】*美国中西部作物带天气:美玉米带持续凉爽,近期产区多以分散、及时阵雨天气为主。 *今早,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截至7月16日的一周出口销售报告。当周美国大豆净出口销售量为70.2万吨,超过此前市场预估区间上沿,其中08/09年度、09/10年度大豆分别净售32万吨和38.2万吨。当周美国玉米净出口销售量为133.47万吨,高于此前市场预测的80万-130万吨区间上沿。 盘前,美国普查局(Census)公布的6月份压榨报告数据利多,当月美豆压榨量为1.402亿蒲式耳,略高于此前市场平均预期的1.384亿蒲式耳,上月数据为1.462亿蒲式耳。当月美豆油库存为34.03亿磅,上月报告为32.35亿磅;当月美豆粕库存为41.79万短吨,上月报告为57.76万短吨。此前市场平均预测的豆油、豆粕库存分别为33.6亿磅和43.96万短吨。(李琦) 【大豆进出口动态】大豆恢复3%的进口关税税率,7月1日起大豆出口关税暂时调整为零。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中国6月进口471万吨大豆,1-6月共进口2209万吨,同比增长28%。商务部预报7月份中国到港大豆428万吨。(于海峰) 【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元/吨)】7月24日,美国大豆(10月到港)3838,巴西大豆(10月到港):3920。(唐少明) 【大豆现货收购价格(元/斤)】23日,产区部分油厂停机,现货收购价保持稳定:哈吉庆1.80,集贤1.73,佳木斯1.75,友谊1.73,海伦东源1.78;商品豆:庆安1.85,海伦1.86,林口1.82,嫩江1.84,密山1.79。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稳定,成交价3680-3750元/吨,贸易商观望,预计短期大豆现货价格将持续偏弱。(于海峰) 【国内豆粕玉米现货价格(元/吨)】23日,国内部分地区豆粕现货价格稳定,油厂惜售,买方观望。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总体稳中有升,吉林14水新玉米收购报价1500-1550元/吨,黑龙江收购价1500-1540元/吨,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将延续稳中有涨的趋势。(于海峰) 【国内油脂现货价格(元/吨)】7月23日,国内豆油、菜油和花生油出厂报价,各港口棕榈油分销报价窄幅横盘,油厂、现货商继续议价销售,终端成交人气低迷。 【大豆基本面】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竞拍第一批50万吨,全部流拍。产区黑龙江持续土壤水分过重,北部地区持续降雨导致大面积涝灾;东部产区长势趋好。油厂收购量稀少,贸易商手中余粮稀少,整体惜售。国内豆粕价格高位整理,豆油价格持续疲弱,贸易商观望。连豆、美豆低位震荡盘整。(于海峰) 【连豆今日操作建议】受相关利多基本面数据提振,周四CBOT大豆期货市场在空头回补及低位买盘支撑下收高。预计今日连豆高开震荡,1001合约处于3500-3580区间波动,上方压力位3620、3660,强支撑位3480。A1001合约中长线趋势多单继续持有,止损3480,日内以震荡思路操作为主。(于海峰) 【连豆粕今日操作建议】周四,美股及国际原油大幅攀涨,周边市场的良好氛围及美豆压榨量超出预期等利多因素提振CBOT大豆期货市场,美豆止跌大幅走高。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在美豆反弹影响下有望小幅上扬,在国内昨日大豆抛储遭遇流拍后,市场传言政府可能于近期给油厂提供补贴以加速国储大豆流向市场。预计今日连豆粕高开高走,冲高回落,建议投资者逢低买入豆粕多单。(于瑞光) 【油脂今日操作建议】隔夜美豆大幅反弹,美豆油表现弱于豆粕,马盘棕油维持振荡走势,但国际原油大幅走高有利于提振油脂市场,预计今日国内油脂期货高开振荡,建议投资者保持振荡思路,短线参与油脂期货为宜。(于瑞光) 【玉米今日操作建议】由于美农业部宣布将对几个州的玉米面积重新展开调查,周四CBOT玉米期货市场大幅收高。12月玉米合约收盘338.75美分,上涨19.5美分。国内情况:近期抛储消息出台,导致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疲软,后期政策导向将继续影响玉米市场走势,整体上继续以"政策市"的观点来看待国内玉米市场,另外要密切关注东北产区的生长情况,操作上:继续观望。(唐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