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禽病防治 鸡病防治 查看内容

孵化各期胚胎死亡的原因

2007-3-4 14:53| 发布者: lintao| 查看: 938| 评论: 0

    
  1、孵化前期死亡(1~6天)遗传因素;种鸡的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主要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种蛋储存时间过长: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种蛋熏蒸消毒过度:孵化前期温度过高或过低;种蛋运输时受剧烈振动。
  2、中期死亡(7~12天)种鸡的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主要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2;入孵前种蛋末预热;污蛋未消毒或消毒效果低;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未翻蛋或翻蛋不当;通风不良。
  3、后期死亡(13~18天)种鸡的营养水平差,如缺维生素B12,气室小,是湿度过高;胚胎如有明显充血现象,说明有一段时间高温;发育极度衰弱,是温度过低;小头啄壳,是通风换气不良或小头向上入孵。
  4、闷死在壳内 出雏时温度、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孵化后期温度低;胚胎软骨畸形,胎位异常;遗传因素。
  5、啄壳后死亡种鸡饲料营养不良;种鸡群感染疾病;如果洞口有黏液,是由于高温、高湿;第20~21天通风不良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移盘时温度骤降;有致死基因;小头向上孵化;1~14天未翻蛋;20~21天孵化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在胚胎利用蛋白时遇到高温,使蛋白未吸收完,尿囊合拢不良,蛋黄未吸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1 19: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