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重庆召开的饲料生产形势分析会上,各省区市相关部门代表做了相关的分析报告: 北京市畜牧管理处(畜牧管理办公室)副处长王大山——猪肉消费缓有所恢复 水产养殖渐入佳境 从4月下旬开始全国生猪价格迅速下滑,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将“猪流感”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后,政府部门反复强调猪肉的安全性,猪农和消费者的恐慌心理日趋平淡,生猪和猪肉价格停止了下跌,猪肉消费量也有所恢复。但目前看,北京生猪的养殖和销售还是受到甲流感影响,猪饲料增长缓慢。4月开始,随着蛋、禽肉消费市场回暖,养殖户积极性提高,开始小量补栏,禽类饲料价格进一步提升。随着气温回升,水产养殖渐入佳境,上半年水产饲料产量同比增长14.57%。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自今年开始,反刍饲料已连续几个月下降,4月虽然开始出现增长,但同比降幅还是很大。这说明奶牛养殖情况仍不理想,反刍饲料市场的全面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 河北省饲料工作办公室主任科员赵世明——饲料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畜产品的需求显著下降。肉鸡,肉鸭、蛋鸡的存栏量都不如往年。家禽的存栏下降,导致饲料的销量明显下滑,尤其是河北省作为蛋鸡养殖业大省,总的看饲料厂的产量普遍下降,同比下降20%~50%,个别大企业下降较少。预计2009年下半年,随着市民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的恢复,养殖业的发展将会带动饲料业的发展,饲料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饲料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发展新机遇。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企业内部的改制、改组,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程加快。我省今明两年准备重点支持和培育2~3家百万吨的大型企业。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将进一步加大对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环节的管理,严厉查处违法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在养殖环节添加国家明令禁用的药品或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的行为。
山西省饲料工业办公室主任科员荆彪——饲料产业正朝着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 2009年上半年饲料业化解了诸多不利因素,取得了生产较平稳发展,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的效果。近年来,我省的企业数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但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洗礼和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规模小、管理落后、质量不能保证的企业相继主动或被动地退出市场。在产品结构上,无论品种、规格、料型还是适用不同畜禽的料种都有了明显的改变,正在朝着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自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奶产品的市场虽然有升温,但仍未摆脱困境,企业销售困难,养殖户卖奶难。这些都给当地的奶牛饲料企业形成了压力。综合以上的情况,饲料价格高位运行和养殖户的效益不佳直接导致多数饲料企业销量下降,有一部分小的饲料企业将逐步退出饲料领域。预测下阶段奶牛饲料仍将在高位运行,鲜奶的销售情况会逐步好转,但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扭转,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养殖户亏损加大淘汰的力度,奶牛总头数下降,鲜奶生产数量减少。二是三聚氰胺给消费者带来的恐慌心理逐步淡化,奶产品的消费市场正在回暖,消费量缓慢上升。三是乳品企业,特别是奶粉生产企业库存数量较大,市场消化尚需时日。 江西省饲料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光明——加强饲料统计工作,保持饲料工业健康稳定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省饲料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1、加强对信息统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农业部重点跟踪企业的数据上报监督检查工作,把是否按时按要求上报统计数据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2、强化统计数据的质量管理。树立“诚信统计”理念,不放过每一个可疑数据,把好各类报表质量关。将数据审核工作作为各级饲料管理部门统计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落实数据上报负责制。3、高度重视信息数据分析整理。加快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业务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特别是文字分析能力。积极为统计人员创造调研机会,创造接触企业、市场和养殖户的机会,搞好饲料信息统计实地调查,认真完成饲料行业生产形势分析。4、加强培训,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措施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做到:一要确保调查范围覆盖齐全。二要确保统计内容完整,做到不错、不漏。5、加大宣传,提高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法慑人”。从而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如实填报、及时报送报表的重要性,端正认识,提高工作积极性。 山东省饲料工作办公室副处长李流航——加速产业化推进,促进企业结构优化 山东省上半年饲料产业运行特点主要有三点:1、饲料生产正在向产业化加速推进。企业为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利润,避免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适应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部分畜禽屠宰企业努力拉长生产经营链条,向畜禽养殖和饲料生产延伸;从事饲料生产的,也向畜禽养殖延伸。这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肉禽饲料业上尤为突出,且显现出逐步扩大的态势。在饲料产业中,这种模式占到近两成。2、饲料企业正在向集团化、一体化发展。大型饲料企业为扩张规模,扩大利润,实行跨区域建设饲料公司,并实行“六统一”集团化运行模式,即统一企业文化、统一企业管理、统一生产流程、统一产品配方、统一营销方式、统一售后服务等。3、企业优胜与劣汰并存,结构逐步优化。近几年,由于饲料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竞争的层面不断增加,如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企业实力、售后服务等。在这种情况下,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地盘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而小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经营无方、产品质量较差,其生产逐步萎缩,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在这种竞争式的企业结构调整中,企业群体结构得到了优化,整个产业素质得到了提升。最后希望饲料企业能够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广东省饲料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蔡玉珍——着力加大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管力度 今年上半年,我省饲料产业发展基本平稳,产量稳中有升。并且着力加大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管力度。广州市疑似“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后,我厅高度重视,立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质量安全监管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级市加强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监督抽检工作。最近,我省下发了《转发畜牧业司关于印发〈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检查记录〉及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落实饲料执法年专项整治行动监督检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和反刍动物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督抽检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各市、县(市、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①加强对辖区内饲料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每半年内要对辖区内所有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至少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通报;②加大监测力度,进一步做好饲料蛋白原料、水产饲料、鸭料和养殖环节肉牛尿液的监督抽检工作。 重庆市饲料工业办公室处长吕祖德——多数中小型饲料企业无力抗御饲料行业的风险 生猪价格大幅下降饲料需求量减少,饲料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资金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是影响我市工业饲料生产发展的重要原因。预计进入第三季度后,生猪存栏量将下降,对饲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减少,从而使今年我市饲料生产下降。另外从我市500余个获证饲料生产企业来看,除重庆正大、希望、通威、美德、三旺和铁骑力士等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大、品种较多、资金实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以外,80%左右的中小型饲料生产企业均无力抗御饲料行业的风险。而且中小饲料生产企业由于整体水平不高,开发新产品(特别是特色产品)投入不多,开发力度不够,致使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而影响了中小饲料生产企业的发展。 四川省饲料工业办公室主任张履平——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尽管上半年全省饲料工业面临诸多困难。但从当前的形势看,有利于全省饲料行业加快发展的条件在增多。从养殖业形势看,下半年既是传统的畜产品消费旺季,又是生猪补栏的高峰时期,畜产品和仔猪价格有望回升刺激养殖。从政策环境看,一方面上半年畜产品价格低迷,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另一方面,国家已经批准四川启动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基于上述原因,可得出两个“预判”:一是今年下半年的饲料行业形势好于上半年;二是规模养殖业的比重将会加大,大中型饲料企业的发展看好。预计全年四川饲料工业发展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贵州省饲料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廖云华——面临挑战 苦练内功 目前饲料业及养殖业面临多重困难,我省饲料生产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一是让利终端养殖户,在养殖亏损情况下,有些饲料生产企业为留住和支持养殖户发展,从今年2月开始,采取降价措施。二是增加服务人员。对大型养殖客户和终端养殖户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对重点养殖户,进行针对性服务,提供养殖建议和帮助。三是增加市场运作投入:对经销商加大服务力度,对市场开拓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帮助经销商渡过难关。四是加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推进技术改革和机械设备更新,降低人力成本和各项管理费用,苦练内功,切实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生产成本,应对市场低迷期。总的来看,2009年由于畜产品价格下滑和原料价格上涨,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将面临巨大挑战。但我省饲料工业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省内饲料产量在全省推广饲料中占有的比例逐年上升,扣除今年不利因素的影响,预计我省全年饲料产量和去年基本持平。 云南农业厅草山饲料处副处长张存焕——狠抓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引导饲料工业做大做强 今年上半年,我省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饲料工作的领导,狠抓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及管理,积极引导饲料工业做大做强,全省饲料工业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省饲料工业生产所用的原料除省内玉米可满足饲料生产70%的用量以外,主要依靠省外,整个饲料原料市场仍然受省外制约。当前在饲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一是饲料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去年以来由于饲料整治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对饲料安全的意识进一步增强,饲料安全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原料上涨、生产成本提高,而饲料产品提价又面临销售困难,部分饲料企业使用低价低质原料组织生产,使饲料产品质量降低。二是由于经营企业较多而散,很多饲料经营者素质较低,对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执法较为困难。三是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不足,监督监测体系薄弱,监测手段落后,饲料产品质量提高慢。四是自配饲料安全隐患较大。
陕西省饲料工业办公室主任赵辉文——指导饲料企业克服困难,总体稳定发展 上半年,饲料工业遭遇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困难,针对全省饲料生产企业面临的困难.我办着力组织强有力的力量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指导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生产。一是以饲料生产企业现场审核为契机,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借以督促企业不断完善,科学发展生产。其次为确保全省饲料工业在困境中稳步发展,及时召开了一季度生产形势分析会,组织企业参观了典型企业,分析了全省饲料工业的生产形势,研究了共同发展措施,交流了经验,为推动全省饲料工业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下半年,饲料工业生产困难多,机遇也非常多,总体将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一是我国“调结构、促内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全国经济大环境已经开始回暖;二是国家扶持养殖业生产政策作用进一步显现,尤其是国家发改委首次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后,增加了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必将有效的防止猪肉价格过度下滑,在保证了养殖户利益的同时也将带动饲料工业发展;三是养殖产品价格目前正逐步回升;四是城乡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五是规模养殖业快速发展,比重提高;六是消费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加大养殖业的发展,带动饲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七是水产养殖投入品的使用和奶业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逐步减少;八是饲料生产企业规模化,产业链延伸,必将进一步显现出雄厚的实力。下半年,我省将继续围绕2009年工作要点和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饲料工业的融合,加快实现我省饲料工业实现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实现我省饲料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甘肃省兽医局监督处处长李善堂——饲料产量平稳增长, 单一饲料开发力度加大 今年,随着各项畜牧业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实和养殖效益稳定提高,畜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其带动下,全省饲料业发展态势良好。我省今年新办饲料企业中,饲料用草产品、饲料用菜籽粕、饲料用苹果渣、马铃薯饲料、饲料用石粉等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原料和资源的单一饲料生产企业数量增加,产量大幅增长。 2009年下半年工作发展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加大力度,确保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工作全面完成。全面落实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细化措施,不断加大饲料执法力度,严把原料进货和养殖环节监管关口,重点监管饲料原料,尤其是蛋白原料,努力使活动出成绩、出实效、出经验。
(二)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企业自身建设。2008年在《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的全面执行后,一批不规范的饲料企业被淘汰, 2009年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使饲料行业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要求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和诚信意识,提高检测水平,加大检测范围,严格原料进厂检测制度,做好饲料质量安全防范。 (三)加强企业日常监管。加大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力度,帮助和指导各饲料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和生产记录,严格原料入厂、产品出厂检测和产品留样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做到生产监管常态化。 (四)加大流通经营环节管理。针对饲料经营环节管理薄弱的现象,进一步加大饲料经营企业监管,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建立进货、售货记录。进一步探索经营环节管理的有效手段,不断规范饲料的经营流通渠道,提高经营环节产品质量。 (五)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在积极探索理顺饲料管理职能的同时,不断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督促各地加大对不合格产品和非法企业查处力度,并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对工作得力的市县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地区进行通报批评,力争在全省形成省市县通力合作,共同促进饲料业大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一是组织开展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争取下半年举办一期饲料法规培训班,对市县饲料管理人员进行法规知识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加大获证企业管理人员和质量检化验人员的培训力度。举办一期企业管理人员饲料安全知识培训班和二期质量检化验员培训班,通过加大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培训,努力做到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合格。三是积极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培训工作,帮助大型饲料企业尽快通过HACCP质量体系认证。四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饲料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来源: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