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代表们分别介绍了各地的饲料生产情况。根据9个省市饲料办的预测饲料生产情况来看,2009年上半年预计饲料产量和去年相比略有下降。其中浓缩饲料产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3%,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略微所上涨。虽然整体饲料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但是也出现了两个亮点,一个是水产饲料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较大,上涨11.46%;另一个亮点就是广东省和贵州饲料产量在增长。其中,第一饲料大省广东省上半年饲料产量同比增长12%。
在谈到上半年饲料工业形势运行特点时,大家分析认为: 一是金融危机对畜牧业的影响严重。受金融危机、产能过剩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畜禽品种养殖受到冲击。特别是自去年9月以来,禽蛋需求不旺,价格持续下降,蛋鸡养殖户积极性受损,蛋鸡存栏减少。虽然猪饲料在生猪养殖快速发展的拉动下表现涨势,但占饲料总产量50%以上的蛋禽、肉禽饲料分别出现了同比15%和近13%的下降,直接导致了饲料总产量的下滑。 二是畜产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饲料业的发展。目前生猪生产的形势十分严峻,猪粮比价已经跌破了6:1,全国范围内生猪养殖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奶牛养殖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奶牛养殖户也举步维艰,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难以彻底消除。 三是价格波动导致商品饲料出现结构性变化。畜禽产品价格和大宗饲料原料价格的下跌使得更多养殖户放弃使用配合饲料,更多地采用自购玉米等大宗原料加入浓缩饲料或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养殖牲畜,商品饲料需求产生结构性变化,配合饲料使用量下降而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上升,而目前我国配合饲料占饲料总产量比重达70%以上,这一结构性变化导致了商品饲料总量出现下滑。此外,饲料产量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规模养殖场使用饲料的比重在降低。 四是部分企业运营出现困难。受金融危机影响,银行对饲料企业贷款更加谨慎,养殖户由于养殖效益低迷无法按时归还赊欠饲料款,导致饲料生产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和货款回笼困难的双重压力,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营运出现问题,影响了商品饲料的正常生产。因此,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小企业处于竞争劣势,饲料行业内“洗牌”加速。 五是企业经营利润下滑。小型饲料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面临贷款难,回款难的问题,影响正常生产,企业出现亏损,大中型企业有一定的销量做支撑,但面临需求减少和原料价格上涨双重压力,利润下滑。 六是大企业主导行业经济凸显,竞争加剧。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小型饲料生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产量减少;而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优势凸显。
七是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一是推行饲料质量安全承诺,与饲料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落实饲料质量安全承诺,签订承诺书,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使用向安全方向发展;二是建立健全饲料溯源体系,督促饲料生产、经营企业执行饲料原料进销记录、生产记录和管理制度和畜禽养殖场(户)中饲料进货记录、使用记录等管理制度,规范饲料流通、使用环节的管理,从源头上抓好饲料投入品的有效监管;三是饲料生产企业注重质量安全和质量检测手段,部分企业购置了比较先进的检测仪器投入检验,确保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验更加安全、准确、快捷,有的企业则主动抽取原料(包括玉米、豆粕、鱼粉、添加剂、预混料等)及商品饲料送相关部门进行检验。这些说明我省饲料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品牌意识的不断加强。
对于今年饲料工业发展形势,参会代表指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饲料行业面临着挑战,饲料产业将进入调整时期。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饲料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大中型饲料企业和知名品牌饲料企业会有长足的发展,而小型饲料企业数量可能会大幅度减少,强者逾强、弱者淘汰的局面更加突出。
预计今年饲料业发展速度将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生猪仍将有一段时间低迷期,生猪价格目前尚无拉升的动力,奶牛从5月份开始有所回暖,蛋鸡维持基本平稳状态,肉鸡肉鸭随季节小幅波动,肉牛肉羊触底后出现反弹。饲料行情可能在10月份会有所恢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王晓辉,玉米和豆的情况作了简要报告。他提到玉米现在已经成为了完全由政府政策主导市场的品种。而豆粕的行情30%受政府政策的影响,70%受国际豆粕市场变化的影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王晓辉:

今年玉米市场的总体形势是供大于求,并且2009年的粮食总产量很可能实现连续第六年增产,而2008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66亿吨,保守预测2009年国内玉米产量将达到1.63亿吨,比去年下降约300万吨。目前国内玉米年消费量约为1.45亿吨(其中饲料用玉米约为9000万吨),只要国内玉米产量在1.6亿吨以上,那么玉米市场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另外饲料用玉米今年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减少,主要原因是玉米的替代品――芽麦、木薯等农产品被大量使用。所以今年玉米的供应是十分充足的,玉米价格也不会太高,饲料企业不用担心买不到、买不起玉米。
近年来饲料用豆粕一直呈增长的态势,2008年饲料用豆粕约为2480万吨,2009年这一数字将继续增长。豆粕行情主要受国际大豆市场变化的影响,比如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国CBOT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很明显的带动了国内豆粕价格的上涨。
我国进口的大豆46%是从美国进口,54%是从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进口。2009年美国大豆产量可能在8400万吨左右,处于历年来比较高的水平。但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哪怕仅仅是出现一周不下雨等正常的天气情况,都会导致投资者对大豆期货市场的炒作。
今年南美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干旱,南美大豆的生产情况也很不乐观。巴西今年计划生产大豆6100万吨,目前来看只能达到5700万吨,减产了400万吨,阿根廷大豆的减产数量更是达到了1400万吨。
在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减产的情况下,全球大豆供应趋紧,我国进口大豆就面临着一定的价格风险。目前的情况是美国成为了主要的大豆出口国,拥有较大的大豆定价权,可以预见美国大豆的价格将会持续上涨。国内的大豆和豆粕价格将会随之一同上涨。
王晓红同志特别强调了质量安全问题。明确两点,一个是政府、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责任。政府在饲料质量安全中要组织领导,包括我们在质量安全监管中提供支持,企业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为企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责。还有就是原料的把关,特别强调入场的检验、记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上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同时在监管的手段上和处罚力度上独有新的要求。
参会代表们还就饲料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饲料安全监管方面的建议,饲料专项整治以来取得的成效以及饲料信息统计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认真总结和交流。会议顺利完成。 来源: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