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禽病防治 鸡病防治 查看内容

肉鸡小肠球宏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2007-3-4 14:50| 发布者: lintao| 查看: 1144| 评论: 0

    
  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在一些肉鸡规模养殖场(户)时常发生肉鸡小肠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病例。此病可导致肠道消化吸收机能降低,严重时,饲料大部分原样排出,直接影响肉鸡生长速度,肉鸡场为此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为正确诊治此病,现将笔者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参考。
  1 临床症状
  病鸡呆立,翅膀下垂,缩颈闭眼,羽毛零乱,不愿走动。排水样稀便或饲料样粪便,严重者排深褐色或红色胡萝卜样粪便,有刺鼻的恶臭味。随着发病天数的增加,鸡体逐渐消瘦,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病鸡前期采食变化不明显,后期减少。
  2 剖检变化 
  打开腹腔后可闻到一种腐尸臭味,肝脏肿大,肝表面有广泛性出血坏死灶,整个腹腔表面乌黑,肠管扩张充气,几乎是正常的两倍。最具有特征的病理变化是在小肠后段、盲肠以及直肠,肠壁增厚,其内容物呈液体状有泡沫,为混有血液的褐色或黑色稀粪,肠壁充血有出血点,黏膜上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麸皮样坏死灶,严重的形成坏死伪膜,易剥落,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的眼观病理变化。
  3 诊断
  3.1 初步诊断
  小肠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肠道的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3.2 试验室诊断
  3.2.1 用牙签刮取小肠病变部位的肠黏膜,置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用牙签调和均匀后盖上盖玻片,用40倍物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一种圆形的或卵圆形的卵囊,卵囊中央有一个深色的圆形部分,周围则呈现澄清透明,卵囊外还有一个双层的壳膜,则可确诊为鸡小肠球虫病。
  3.2.2 取新鲜病死鸡肠黏膜刮取物涂片或肝脏触片,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短粗、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呈单个或成对排列,着色均匀有荚膜,则可确诊为鸡魏氏梭菌病即坏死性肠炎。
  4 防治措施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鸡舍和垫料干燥清洁。鸡群密度不要过大,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粪便,防止鸡粪污染饲料与饮水。注意搞好药物预防,可从肉鸡10日龄起交替使用抗球虫药至出栏前一周。一旦发病,隔离病鸡,彻底清理垫料和鸡粪,鸡场周围及鸡舍用2%烧碱溶液全面消毒,更换的垫料必须干燥,并用百毒杀做消毒处理。治疗可使用红痢球杀(主要成分为磺胺喹噁啉钠)、阿莫西林制剂饮水及超浓缩鱼肝油拌料,连用3~5天。症状消失后,间隔2天再投服3天。
  5 体会和建议
  坏死性肠炎多因小肠球虫病继发,治疗肠炎用药时必须和抗球虫药同时使用,切不可片面单治,最好2种以上药物综合使用。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应尽量不重复使用药物,这样效果更佳。
  发病前期整个鸡群症状很不明显,易被忽视,等到发现时已受到影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一定要搞好环境管理和药物预防,避免发病,确保肉鸡规模饲养健康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1 20:1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