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是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约占全年消费的20%。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食用油价格不断回落,安徽菜油市场价格由创下新高的2008年3月份的16000元/吨跌至目前7800元/吨的低谷,那么,以菜油上游产品油菜籽后市行情将如何演绎?这是油脂行业及生产者眼下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就此,笔者就这方面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2008年油菜籽收购市场的回顾 2008年油菜籽市场波澜壮阔。安徽芜湖县是全国油菜籽市场的一个缩影,初级收购市场历经40余天的拉锯仗,收购价格高开高走,中间也伴有跌宕短暂的过程。从5月20日开秤到6月28日后敲响了油菜籽收购结束的钟声,每50公斤油菜籽265元至270元到户的收购价格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这交易过程中展现出农企博弈、和谐成交到跌入低谷,诠释着收购全过程。 (一)农企博弈 5月20日,芜湖县油菜籽收割,脱粒已近尾声,经营商开出每50公斤收购价230元,农户无动于衷,市场有价无市。5月28日收购价提到240元,市场交易清淡。6月2日提到250元,油脂加工企业为抓入库量,改变经营策略,实行“一次收购,两次结算”的办法,而效果仍然不佳,从而使为数不少的企业毅然放弃油菜籽经营,另辟溪径,但我县周边规模较大的油脂加工企业惜农户卖跌不卖涨的心理,于6月10日人为地将油菜籽收购价每50公斤降低5——10元,以此推动农户售油的热情,但也未见效。 (二)和谐成交 在经过20天左右的时间,农企博弈,蜗行牛步的入库市场价跌宕后开始起伏。6月16日,油菜籽到户收购价提到 260元,油脂加工企业开到265元,此时,农户出售已陆续启动。6月18日,县内油菜籽收购价已普遍开到265——270元,县周边油厂收购价275 ——277元,从而导致油菜籽由前期陆续启动转入入库高峰,在不到一周时间,芜湖县油菜籽农户出售量已达到90%以上。6月25日,全县油菜籽收购进入尾声。 (三)彰显回落 进入7月15日,巢湖大平油厂每50公斤到库接收价288元,油菜籽收购市场由开秤时高开高走,直至创下历史新高,在短暂的小幅振荡后逐渐回落,7月25日,巢湖大平油厂每50公斤到库接收价降至到258元,这期间农户菜籽已出售殆尽,商品菜籽大部分集中在贸易商和加工企业手中。8月上旬又降为每50公斤200元,9月份厂家接收价每50公斤仅为180——190元。鉴此,10月份国家启动菜籽托市收购每50公斤220元,从而支撑了油菜籽市场持续下降的可能。 二、2009年油菜籽生产形势分析 据国家农业部信息:2008/2009年我国秋冬播种油菜籽面积9500万亩,较上年增加800万亩,增幅9.19%,其中:湖北1810万亩,湖南省1650万亩,安徽省1200万亩(较上年增长14.28%),江西省750万亩,分别较上年播种面积明显增长。 又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张力伟处长分析:虽然2008/2009年油菜受干旱、冻害以及长期阴雨对产量影响并不太大,但由于播种面积的增长,预测油菜籽总产有可能达到1380万吨,较上年1200万吨,增加180万吨,增幅15%。 三、预测2009年国内油菜籽价格走势。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油脂价格全面下滑,加工企业产品不断积压,企业效益大幅度的下降。眼下加拿大进口菜籽到港完税价格为每吨3200——3300元,较之国内菜籽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如果此种优势能保持到新季菜籽上市之时,那么国产菜籽的整体压力仍然十分明显。据3月10日市场信息:安徽市场四级菜油出厂价7800元/吨,菜粕1700元/吨,换算成油菜籽成本价: 1、浸出36%,每500克菜油3.9元,折款140.4元。 2、菜粕30公斤,每50公斤85元,折款51元。 3、每50公斤加工费10元。 4、两比每50公斤菜籽成本价181.40元。 综合上述情况,预测新产油菜籽收购价每50公斤150元上下浮动,上限在180元左右,如国家启动油菜籽储备收购每50公斤220元,市场价将升至220元间徘徊。由此,笔者对今年油菜籽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概括为:一是国内菜籽油供应十分充裕,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二是全国油菜面积扩大,总量增长,产需矛盾进一步缓和,三是国际油脂、油料增产,价格低迷。特别是今年农民种油菜籽呈现成本下降,效益减少,经芜湖县油菜产区调查测算: 提高托市价及启动临时储备收购政策的实施,使市场粮价迅速回升到合理的区位,而油菜籽也不例外。假设,今年国家不再启动油菜籽托市收购,那么,农民将苦不谌言。况且,油菜籽 (一)预测亩成本投入较上年减少6.21% 2008/2009年亩油菜成本投入498元,其中:物化亩投入138元,生产费用亩投入60元,劳动力亩投入300元(按6个劳动日,日工价50元计算),较2007/2008年亩油菜成本投入531元,减少33元,减幅达6.21%,成本下降主要受柴油出厂价每吨6070元调减到4970元,每吨下降1100元,与粮油生产息息相关的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减轻了我国生产资料上涨的压力,从而带动了粮油种植成本的减少。 (二)预测亩均效益较上年减少94.95% 依照现行油脂市场行情,预测今年新季菜籽每50公斤市场收购价在170元左右,较上年到户收购价265元,减少95元,减幅达35.85%。预测亩单产150公斤(上年单产水平),出售后现金收入510元,扣除亩成本投入498元(含用工),亩净盈利仅12元,较上年亩净盈利237.5元,减少225.5元,减幅达94.95%。同时,也大大低于2007年亩净盈利145元,减少133元,减幅达91.72%。由此,今年农民种油菜籽仅赚了劳动力的工价钱。 四、政策导向将支撑油菜籽市场的定心盘 稻米市场,由于受国家大幅度又是我国油脂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历史上我国油菜籽产量一路下滑,其主要因素是比较效益下降,然而,受上年油菜籽利益的趋动,以致油菜播种面积迅速扩大,但也由此出现今年农民种油菜增产不增收,势必又影响下一周期油菜生产的发展。从现状来看,菜籽市场对政策扶持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建议国家今年要适时启动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使农民种油菜增产又增收。 五、预测今年菜籽市场农企博弈将更加激烈 眼下,菜籽下游产品比价也不能支撑菜籽收购价格高企,受去年收购价高开高走,后期快速下滑的影响,令油脂行业心有余悸,预计今年新菜籽登场时厂家不敢冒然抬价抢购,从目前油脂企业现状来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油脂市场低迷,企业经营全面出现严重亏损,因此,对今年菜籽收购态度将更加谨慎,待之于国家启动菜籽托市收购政策明朗后,方可介入菜籽经营。而农民在菜籽登场时也不会急于出售,其因是受上年油菜籽市场出售价每50公斤达到265元以上,而今年有可能低于上年近100元,心理期望的价格远远未达到,采取等待观望,从而导致今年油菜籽收购在一定期限内企业不愿收,农民不愿交,农企博弈将演绎着一场激烈的拉锯伏。 |